1.4 凡在亞細亞的人都離棄我,這是你知道的,其中有腓吉路和黑摩其尼。(提後1:15) 腓吉路和黑摩其尼是誰?為何凡在亞細亞省的人都離棄保羅?
亞西亞是個很大的區域,保羅第二次、第三次遊行佈道時,曾經過這個地方,這區域包括亞西亞、弗呂家、呂底亞、迦利亞這四個地區,合起來相當廣大。為何保羅身囚禁
在羅馬,亞西亞的人會離棄他呢?這可能有兩個原因:
A. 火的試煉、
尼祿(AD 54-68)為第一個大規模迫害基督徒的羅馬皇帝
AD64羅馬大火,羅馬謠傳尼祿發瘋放火,尼祿將罪推到基督徒身上,並用殘忍的方法懲治他們。在競技場,基督徒被迫穿上獸皮,然後放出獵犬,將他們撕裂咬死。其餘的把他們與乾草捆在一起,製成火把排在花園中,夜 晚燃燒時,照亮尼祿整個花園....亞西亞的人因為保羅被捉拿而離棄保羅,恐怕自己被牽連。有許多信者,否認基督之名,以冀保全身家性命
B. 保羅被捕後、他或是提摩太有請一些亞西亞的人到羅馬去替保羅作證。
但是這些人看見當時的情勢非常惡劣,逼迫非常殘暴,就膽怯起來,恐怕自己受牽累,所以臨陣退縮,離棄了保羅。
如果採用B 講法,就不是指所有亞西亞的信徒都離棄保羅,乃是指那些本來要為保羅作見證的,臨時看見情形不利,就不敢為他作見證人。
苦難叫神的僕人和信徒受試驗,也能試驗出真傳道和假傳道、真信徒和假信徒;不但試驗信徒的信心,也試驗信徒的愛心。
有些人為求自保、近主動起來批鬥攻擊神的僕人,實在是賣主賣友的,在試煉還沒有來到的時候,已急於投向權勢的懷抱.
“其中有腓吉路和黑摩其尼。”
這兩個人可能是以弗所教會的信徒,他們曾經聽過保羅講道,甚至和保羅同工、在這班亞西亞的人當中作領袖、或者有影響力的;但當保羅第二次在羅馬被囚時,他們卻離棄保羅,因為害怕受到誅連、受酷刑、甚至性命、家產難保、可能他們對保羅的態度,比其他的人更壞,特別提起以作為警戒。讓信徒們知道,那些退後膽怯、不肯為真道作見證的,神會記錄在案
根據 ccbiblestudy:
回覆刪除一、“腓吉路”(PHYGELLUS)意即“逃走者”,“黑摩其尼”(HERMOGENS)意即“希耳米所生者”(徒十四章12節,提及希耳米)。此二人是在亞西亞與保羅一同傳道的。後來因為尼祿皇開始逼迫基督徒,許多基督徒因怕為主受苦,只說一聲“我不相信那
穌”,便可免受逼迫。當時在羅馬及在亞西亞各地,有不少人離經叛道,不再承認主名。連傳道人也有背道或不再敢傳道的,腓吉路與黑摩其尼即其中二人。他們二人可能在亞西亞各地曾為主做過許多聖工。保羅在這裏並沒有說此二人不信那穌,只說他們“離棄”保羅;所謂“離棄”,可能是指本書四章16節所說的“我初次申訴,沒有人前來幫助,竟都離棄我”而言。
因此,保羅在這裏所說的“凡在亞西亞的人都離棄我,並不一定指當時住在亞西亞所有的基督徒,可能是指旅居在羅馬的亞西亞基督徒而言。保羅在羅馬被捕受審,那些旅居在羅馬的亞西亞基督徒因懼怕尼祿皇的逼迫,所以都不敢親近保羅,更不敢在保羅為自己申訴時,與保羅站在一起,或為保羅作證人,因此保羅說:“惟有主站在我旁邊,加給我力量”(四章17節)。
(提摩太後書 1:15)「你知道,所有在 亞細亞 的人都離棄了我,其中有 腓吉路 和 黑摩其尼」中有提到「腓吉路」和「黑摩其尼」,但並沒有詳細描述他倆人的背景,只知道他們是在亞細亞省中離棄保羅的人之一,他們可能曾是保羅的同工或信徒,但在某個時刻,他們選擇了離棄保羅。至於為何在亞細亞省的人都離棄保羅,可能因為他在亞細亞省傳道的時候常常面對迫害和困難,包括了猶太人的逼迫和當地異教徒的敵對,以至在這樣的環境下,許多信徒都因為害怕而選擇離棄他,又或者是因他當時面對的遭遇困難,被監禁甚至面臨死亡威脅的時候,一些信徒的信心動搖而選擇疏遠和背離他,免受牽連。亦有可能是社會和文化的壓力,因為當時的亞細亞省是充斥著異教文化的,基督徒在當地面臨強大的社會文化壓力導致好些人無法堅持信仰而離棄保羅。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