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我勸你,第一要為萬人懇求、禱告、代求、祝謝;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也該如此,使我們可以敬虔、端正、平安無事地度日。(提前2:1-2) 提摩太作為保羅親密的教牧同工,保羅勸他祈禱要心胸廣闊,不要單位自己和家人親友祈禱要為萬人祈禱,特別提到要為君王祈禱,包括那些極權不義殘暴的君王,如何為君王祈禱才合宜?目的何在?你有沒有為萬人祈禱的心?在神面前這是“第一要緊的”是什麼意思?

第一章保羅強調指斥異教的荒渺無憑,並勸勉提摩太要為真理爭戰。為真理而戰首先要看重祈禱,特別是為萬人代禱。

  A. “懇求”:可譯作“呼籲”,感到自己缺乏而祈求的意思。在中文文理聖經。

  B. “禱告”:人向神稟告祈求。

  C. “代求”:是替別人祈求,別人的事當自己的事

信徒有祭司的職分,其中的工作就是為他人代求祝福。

  D. “祝謝”:感謝的意思( thanksgiving)。祈禱不是專注於祈求自己的需要,現時同時懷著感恩的心數算主的恩典。

 “第一”就是在所有的事上是第一要緊的。祈禱切忌自我中心,要學習心胸廣闊,為萬人和君王政權來懇求、禱告、代求、祝謝, 因為這就是天父的心腸,愛世上每一個人和列國萬邦。也更不可小的就是為君王、掌權的祈禱

當信徒如此操練祈禱的生活,上帝便應許我們就可以“敬虔端正、平安無事的度日。”(2:2)

“君王”按當時來說是指羅馬皇帝,是猶太人的敵人,是殘暴極權的獨裁者。但是保羅要求為他們禱告, 就是承認那真正掌握國家權柄的是我們的神,而不是這地上的政府。

王的心在耶和華手中,好像隴溝的水隨意流轉」(箴21:1)

禱告政權的決策能產生穩定的社會環境、並讓福音能無難阻地廣傳、就算有任何對信仰有壓迫、迫害、都最終轉為神的榮耀、正如昔日神利用剛硬的法老、獻出他可畏的作為

平安無事、敬虔端正的生活是神所喜悅的,因為神並不喜歡我們天天遇見苦難。所以我們必須求神在我們所生活的環境中管理一切,使我們有平安的日子來為祂作見證,把握福音門大開的時候廣傳福音。

 “敬虔”(godliness)在提摩太前後書共有十次,可見其重要性、就是活出一個能將顯神形象的生活

  “端正”原文是“莊重”、"令人尊重"、 "有尊嚴"、“認真” (gravity, seriousness, dignity)

  “平安無事的度日”,不單是外面的太平、特別是指到內心的安寧。當時的猶太人很盼望脫離羅馬政權,時常作亂, 過了幾年,耶路撒冷便被毀滅。

在神我們救主面前蒙悅納就應該忠心穩定地為萬人禱告

留言

  1. 君王及掌權者的權柄也來自神,因此要求他們有健康、智慧及愛心,公義地執行治理,就能使國泰民安,得享神所賜的恩福
    特別為不義殘暴的君王祈禱,讓神改變他們,心生悔意並除去其惡念,人民就能重渡安定的生活
    第一要緊就是至關重要,因要知道神是掌管一切,包括人的內心,若萬人包括所有掌權的為君王的都願意順服神之下,整個世界就變得美好了!

    回覆刪除
  2. 求神讓君王歸到神的旗下,按神的道理行事,並且愛所有人民,以人民利益為先。給予智慧和仁慈的心
    即是最重要是禱告

    回覆刪除
  3. 為君王祈禱,要神賜他有執政的智慧,可以公平,公正和以仁慈的方法去治理國家,符合神的心意。還要祈求神使君王尊重及保護信仰自由,讓基督徒可以自由地敬拜神和傳揚福音。還有是如果君王有不義或殘暴者,要求神感動他們的內心,使他們悔改,歸於主耶穌基督,可以經歷神的救贖和恩典。這樣做的目的是要使社會更加穩定,基督徒可以安靜的生活和敬拜神,並可以廣傳福音,讓更多的人能夠聽到和接受福音,還有我們為君王祈禱的目的是希望神的指意可以成就在他們身上。「第一要緊的」是我們應該以為萬人祈禱的心為心,透過禱告,我們可以與神有更親密的關係,可以將這國世界的需要帶到神的面前,而這樣做亦是在真正反映出神的愛和旨意。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4.2 那僕人回來,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家主就動怒,對僕人說:『快出去,到城裏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主人對僕人說:『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裏,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路14:21,23) 貧窮、殘廢、瞎眼、瘸腿的有免費宴席,當然高興參加,為什麼其他的路人要被勉強坐滿主人的屋子?

1.2 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前1:5) 如何才可保持一顆無虧的良心?又怎知自己的信心是無偽的呢?

11.6 他因着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因為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 (來 11:27),出埃及記記載摩西是因為誤殺埃及人東窗事發而逃避法老的追殺離開埃及(出2:14-15)、為何希伯來書說他不怕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