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又願女人廉恥、自守,以正派衣裳為妝飾,不以編髮、黃金、珍珠,和貴價的衣裳為妝飾,(提前2:9) 為何保羅在此要為女人的裝飾、衣服、頭髮的處理給出指引?如果女性的衣著不是太暴露,是否就應該有服飾、髮式和衣著的自由嗎?上流社會的人的衣著手袋都是十分昂貴的,是否信了主就不可以這樣穿戴?

社會的習俗和生活方式會因時代和環境的變遷而改變

在此保羅所提婦女的衣飾、舉止,都與當時的社會習慣有關。時代的改變,社會的規範(norm)和人們對人的合而服飾、舉止的觀念亦會隨之改變

從前保守的中國社會女性的衣著長短皆有規定,袒胸露背的衣服更被看為不正經的女子、但時至今日,婦女衣飾服裝,千奇百怪,隨著時代和生活式,在不斷的改變。

現在教會婦女的時髦化粧,穿著各色各樣的服裝,習慣而然,只要落落大方得體,大家也不感到不合體統/不正派/不道德。

故此只要不太暴露、現今我們難以定規某種樣式的服裝作為正派的標準,只要社會標準是較為正派、端裝(符合社交的環境)便可以了、最要緊的是婦女信徒「常有善行」(提前2:10),以「裏面存著長久溫柔安靜的心為妝飾」(彼前3:4),以「聖潔的妝飾為衣,敬拜耶和華」(詩110:3;29:2;96:9)

當時在以弗所教會,有一群相當富裕的婦女,她們會特意裝扮他們的外表,以編髮、黃金和貴重的衣服為妝飾,以此炫耀他們的財富,所以保羅警告以弗所的姊妹們,不要學習這種浮誇的作風、互相爭妍鬥麗、彼此比較和以服飾誇耀、保羅命令的語氣就是要針對性地盡快制止這些歪風

  “又願女人廉恥自守”意即女人的舉止要有禮、莊重、切勿輕浮、隨意“放電”、或說放蕩的言語

“只要有善行,這才與自稱是敬神的女人相宜”。內心與品德是另一種的“妝飾”(內在美),這遠勝於外表的華麗。

我們在能力許可下應當穿着端正(貧窮的弟兄姊妹雖然衣衫襤褸,信徒也不應憑外表的衣飾看待他人或以貴價裝飾博取他人的尊敬和羨慕的眼光),更重要的是憑着美好的品德來取得人的敬重,這才是能榮耀神的“妝飾”、“與敬神的女人相宜”.

留言

  1. 保羅在此亦純粹指女性盛裝和裝扮的心態,不應為引人注意、炫耀、爭競比較,更不應令人感到自卑羞愧,影響信徒間的合一和彼此相愛

    回覆刪除
  2. 笑了~ 大概是說女人不應該將心思專注在外表,而是要有善行(行為 & 善心)
    不是不可以,是指究竟心裡專注甚麼

    回覆刪除
  3. 保羅在經文中向女信徒提出指引,主要是為了提醒她們要注重內在的靈命和品格,而不是過度關注外在的裝飾和奢華,因為當時富有的婦女普遍都是會穿著華麗,昂貴的衣服,更會配戴金銀珠寶等貴重首飾來顯示自己的財富和地位,而保羅擔心這種奢華和炫耀的風氣會影響到教會內的姐妹們,從而引發虛榮心,嫉妒心,甚至可能會引起紛爭和教會分裂,這種風氣與教會所教導的謙卑,簡樸和內在美德有所違背。至於女信徒在保持服飾和髮式的自由是應該可以的,但這種自由應該在謙遜和端莊的框架內,對於富裕的信徒,教會並無禁止他們擁有和使用昂貴的衣服和首飾,但要求她們要以節制和謙遜的態度對待這些物品,避免奢華炫耀,特別是在教會聚會和公共場合之中,以免引起他人的羨慕和嫉妒,始終強調內在的靈命和品格。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4.2 那僕人回來,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家主就動怒,對僕人說:『快出去,到城裏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主人對僕人說:『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裏,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路14:21,23) 貧窮、殘廢、瞎眼、瘸腿的有免費宴席,當然高興參加,為什麼其他的路人要被勉強坐滿主人的屋子?

1.2 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前1:5) 如何才可保持一顆無虧的良心?又怎知自己的信心是無偽的呢?

11.6 他因着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因為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 (來 11:27),出埃及記記載摩西是因為誤殺埃及人東窗事發而逃避法老的追殺離開埃及(出2:14-15)、為何希伯來書說他不怕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