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女人要沉靜學道,一味地順服。我不許女人講道,也不許她轄管男人,只要沉靜。(提前 2:11-12) 為何女人不能講道?只能沉靜學道?一味的順服?不能提意見?現在許多宗派都容讓女人作女牧師、女傳道在會中講道,是否違反聖經?

當時的男權社會裡,普遍女人的地位較低,很小受正式教育,男人到會堂去學習,而女人只是旁聽;只有男人可以擔任讀經員,但在以弗所教會,有一群富裕的婦女,她們不單特意以編髮、黃金和貴重的衣服為妝飾炫耀、並在聚會(由外邦和猶太人的信徒組成)中提問、甚至發表他們的意見,所以保羅強調要求以弗所的姊妹們要先沉靜地學道,存謙卑的心聆聽、若有問題可以留在家問丈夫、就不會“打差”聚會的進行(因為當時以弗所教會的部分婦女受到假教師的謬論與誘惑,所以保羅不許女人“講道”(又稱為“教導 teach”)。

這一群有經濟實力的婦女,想參與教會管理的權力,在聚會中教導。保羅深怕她們受了假教師之影響教導錯誤,所以他不許女人講道,他並不是打壓婦女在教會的服事,而是受到當時特殊的背景影響。

保羅對婦女的事奉採取開放的態度,他書信中提及「非比」為堅革哩教會的執事(參羅16:1〜2),「百基拉」與其丈夫亞居拉都曾教導過亞波羅(參徒18:24〜26)。

"凡女人禱告或講道....." (林前11:5). 這裏明顯保羅是容許女人講道、他也曾說人人都可以一個一個地做先知講道、叫眾人學道理。(林前14:31 ) 舊約也有女先知代表神傳話給神的百姓

 「婦女在會中要閉口不言」(林前14:34),上文是論及說方言的恩賜和聚會中的秩序,而下文40 節:「凡事都要規規矩矩地按著次序行」。可見這裡所說的婦女在會中閉口,仍是注重聚會的秩序方面而言。 

「她們若要學甚麼,可以在家裡問自己的丈夫。」暗示上文所說 的「閉口不言」和「不准她們說話」是指不准在聚會中發問。

聖經有當時的特殊背景和針對受信者的需要,否則沒有丈夫的姊妹豈非無法學道?

「不許女人講道」原文是「不許女人施教/教訓」,這話的上文:「女人要沉靜學道,一味的順服。」和下文「也不許他瞎管男人,只要沉默。」 可見這裡的注重點仍是不許女人站在轄管男人的地位上教訓男人的意思。 

為甚麼聖經不許女人轄管男人?難道男人就可以轄制女人麼?事實上聖經在這裡只不過禁止那些想轄制男人的女人,不許她們轄制男人,要她們一味順服,卻沒有叫男人們去「使」女人一味順服自己的,也沒有叫男人們去轄制女人。

「作先知講道」是聖靈隨己意所給人的恩賜 (林前12:4,11 和14:1)  這種聖靈的恩賜是爲全教會的。(參弗 4:11,16)另一方面我們不能否認有些妹妹確有講道或「施教」的恩賜,聖靈既然給了這些姊妹先知講道或教師的恩賜,就必然認可姊妹可以講道或施教。

「主發命令,傳好資訊的婦女成了大群」。(詩68:11)

留言

  1. 保羅這教導是切合當時的社會倫理道德,當時是重男輕女及男外女內的社會環境,亦避免有女信徒因為自己有講道的恩賜而驕傲,渺視男信徒或自己的丈夫
    但現今時代已完全不同,不論男女都可以藉著恩賜講道成為牧者,只要按正意分解聖經,絕不可有驕傲弄權

    回覆刪除
  2. 這個也是笑了。看完沒有先前那麼的書卷般激動,哈哈~ 想起箴言有說過 - 女人太多話,丈夫寧願躲在屋頂避開。女性太囉嗦講不停,的確會令人敬而遠之。
    不知為何不容許女人講道喎~ 我都想知現在的女牧師女傳道,是否違反聖經。

    回覆刪除
  3. 經文中所說的指引,不許女人講道應該是在當時世代的文化和歷史背景下解釋的,考慮到保羅可能針對的是當時特定教會的問題,希望可以通過這些指引來維持教會的秩序和穩定。現代教會對於女性服事角色的理解和實踐存在差異,許多宗派都很支持女性擔任牧師和傳道人,認為這是符合聖經整體教導的精神,即男女在主耶穌基督裡是平等的,並應該根據各自的恩賜和呼召來事奉神和教會,應該尊重並支持每個信徒的呼召和恩賜,不論性別,因為這也是神所喜悅的。而這樣的理解不是違反聖經,只是指出當時世代的普遍生活文化就是如此,亦是在適應不同時代和文化中的教會需要。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4.2 那僕人回來,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家主就動怒,對僕人說:『快出去,到城裏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主人對僕人說:『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裏,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路14:21,23) 貧窮、殘廢、瞎眼、瘸腿的有免費宴席,當然高興參加,為什麼其他的路人要被勉強坐滿主人的屋子?

1.2 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前1:5) 如何才可保持一顆無虧的良心?又怎知自己的信心是無偽的呢?

11.6 他因着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因為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 (來 11:27),出埃及記記載摩西是因為誤殺埃及人東窗事發而逃避法老的追殺離開埃及(出2:14-15)、為何希伯來書說他不怕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