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只是要棄絕那世俗的言語和老婦荒渺的話,在敬虔上操練自己。(提前 4:7) 甚麼是"世俗的言語"和"老婦荒渺的話",如何界定劃分“聖”、“俗”、活在世上,與世人一起工作、社交,是否難免世俗的言語?

世俗的原文是全然屬世的, 沒有重點/價值的 ( permitted to be trodden, by implication unhallowed/common, profane because of improper entrance, refers to people unfit to access (know) God, because they approach Him apart from faith, godless person
允許被踐踏,暗示不神聖/普通,因不當進入而褻瀆,指的是不適合接近(認識)上帝的人,因沒有信心,不敬虔的人)

“世俗的言語”就是與世人無異的話語,例如惡毒、咒罵、下流的話、鄙視人、是非、尖酸刻薄、挑釁、說謊、詭詐、傲慢、侮辱、輕浮、淫詞妄語、污穢、諂媚....

事奉主的人更要潔淨我們的嘴唇,以顯出我們與世俗的人有別。

聖經又去多教導如何說話,只要說造就人的好話,與人有益,建設性而非破壞性,言語和氣、欣賞感謝、積極正面、柔和、安慰、誠實'....
「一句話說得合宜,就如金蘋果在銀網子裏」(箴25:11)

“謊渺無憑的話”:原文是故事, 傳奇, 神話(fable)

有些年老的婦人,喜歡談一些荒渺怪誕的事情、傳說異教的邪術和坊間編造的奇怪故事、常帶着迷信的成分、敗壞一些人的敬虔和信心。

總言之,說話要有依據fact check, 不要人雲亦雲、並要學習成聖、說話造就人、榮神益人


 

留言

  1. 這裏是指那些不敬神的、像老婦人所編造的故事;信徒在靈性上及行為合符聖經教導和其道德標準與價值觀而行就是屬聖的,反之就是屬俗世了

    因此信徒在俗世工作和生活,就要警醒自己的言行舉止,應要分別為聖,避免被同化!

    回覆刪除
  2. 經文中說到「世俗的言語」和「老婦荒渺的話」,其中「世俗的言語」指的是與世俗價值觀相關的言詞說話,而「老婦荒渺的話」則是指那些空泛無實,缺乏建設性的言辭。保羅是在教導提摩太要在敬虔上操練自己,包括去避免說出這些言詞和說話。
    至於「聖」「俗」之分,我們應該要注意和檢點,例如基督徒在生活上要以聖潔標準來指導自己的言行,努力遠離世俗的價值觀和行為,活出附合神旨意的生命。另外要盡量避免出現有負面影響的事物和行為,例如粗俗的語言,低俗的娛樂等,以保持清潔的心靈,與神有親密的關係,時常禱告,依靠聖靈幫助,亦可以減低被世俗價值觀的滲透。至於與世人的社交往中,要保持警惕和明智,避免受 到世俗觀念的影響,不要因世俗壓力而放棄信賴主耶穌基督,堅持正確的價值觀及勇氣去努力行出主的模樣。

    回覆刪除
  3. 嘩,真的答唔出。這個要定義也太難了吧。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4.2 那僕人回來,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家主就動怒,對僕人說:『快出去,到城裏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主人對僕人說:『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裏,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路14:21,23) 貧窮、殘廢、瞎眼、瘸腿的有免費宴席,當然高興參加,為什麼其他的路人要被勉強坐滿主人的屋子?

1.2 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前1:5) 如何才可保持一顆無虧的良心?又怎知自己的信心是無偽的呢?

11.6 他因着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因為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 (來 11:27),出埃及記記載摩西是因為誤殺埃及人東窗事發而逃避法老的追殺離開埃及(出2:14-15)、為何希伯來書說他不怕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