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你自己凡事要顯出善行的榜樣;在教訓上要正直、端莊,(多2:7) 他為我們捨了自己,要贖我們脫離一切罪惡,又潔淨我們,特作自己的子民,熱心為善。(多 2:14) 保羅要求教會的領袖要顯出善行的榜樣、就算只是神的子民也要熱心為善、並不單是被動地看見有需要便行善、而是熱心積極主動去尋找有需要幫助和被忽略的人群、因為這是神特意仍然留我們在世上的目的之一、我們身為天國的子民、有否足夠活出人生的善美、成為有需要的人的祝福?保羅又指出教訓要正直、端莊,是否在講台上、傳道人不應該嬉皮笑臉、說話浮誇、言語粗鄙?如何才算端莊、正直的教訓?

正直原文是正直,真誠(uncorruptness)

端莊原文是尊貴, 莊嚴, 聖潔(gravity、honesty、dignity、 seriousness)

所以傳道人的教訓應該是出自真誠的心,無需用權術籠絡人心,在神前upright,不偏不倚,另外在講壇上宣講神的真道,應該使人覺得要認真鄭重回應,是神頒布的聖言,要人敬畏,不可輕忽。如果講壇上態度輕浮、言語粗鄙,或者吹噓自己,自嘲都不合傳道人的體統,因為傳道人正像昔日的先知,代表神向群眾說話。

並不是要求所有傳道人在任何情況下都很嚴謹地僵化宣廣信息,間中涉及幽默風趣生動的例子是可以的有人深刻記住或作 break the ice的作用讓人alert去傾傾訊息的核心,但千祈不要本末倒置,因為講壇不是棟篤笑的地方,而是要轉化人生命的祭壇。

聖經一向很著重行善,任何令世界更加美好的東西,眾人看為美的事,我們都要留心去作,這才可彰顯我們是世上的鹽和世上的光,代表我們的主向世界作見證。行善是要付出代價和心思的,要有智慧也要馴服聖靈的感動,行善要到位,也不可養懶人,我們應該求神給我們常常行善的力量和機會,按著神的應許:

我們行善,不可喪志;若不灰心,到了時候就要收成。(加6:9)

因為人在做,神在看!種的是什麼,收的也是什麼。


留言

  1. 正在追求活出人生的善美、成為有需要的人的祝福,望能得主喜悅但自覺仍有不足,求主憐憫!
    傳道人在講台上宣講聖道就是主的代言人,他口所出的話應該是由聖靈引導並賜下的恩言,故此傳道人不應該嬉皮笑臉、說話浮誇、言語粗鄙,影響神的尊貴和神聖,甚至導致人們輕看基督信仰
    端莊、正直的教訓應該是慬言慎行忠於聖經真道,按正意分解聖經
    不過間唔中以輕鬆幽默生活比的譬喻又不流於粗鄙,使聽眾易於明白也可接受的

    回覆刪除
  2. 保羅要求教會的領袖要顯出善行的榜樣,應該在生活中實踐成為眾人的榜樣,不僅是行善,還包括品格的培養,如正直,誠實,謙遜和仁愛。而傳道人更應該具備有正直和端莊的品質,符合聖經的真理,態度要嚴肅而不輕挑,語言要恭敬而不粗俗。另外保羅亦提到就算只是神的子民也要熱心積極行善,主動尋找需要幫助的人,積極參與善行,因為神救贖我們脫離罪惡,其中目的是要我們成為熱心行善的人,也是我們使命之一,所以就應當積極回應。至於傳道人在台上講道的時候,應該是要端莊,正直的教訓去講述真理,不要偏離聖經的教導,不論在教會講道還是在日常的分享中,傳道人和信徒都應該堅守真理。而端莊的教訓是包括保持尊重和嚴肅,不嬉皮笑臉,不浮誇,要以謙卑和敬畏的心態來教導,不使用粗鄙的言語,這樣才能有效地傳達神的真理的。至於如何才算端莊,正直的教訓,首先是要確保所教導的內容符合聖經真理,避免錯誤的解釋或應用,尋求神的帶領和智慧,讓教訓能夠有真正神的意思。其次即使是在教導上稍有成就時,也不應該驕傲自滿,應該保持謙卑,繼續學習和成長,要以服事的心態來教導他人,關心和幫助他人的靈命成長。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4.2 那僕人回來,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家主就動怒,對僕人說:『快出去,到城裏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主人對僕人說:『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裏,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路14:21,23) 貧窮、殘廢、瞎眼、瘸腿的有免費宴席,當然高興參加,為什麼其他的路人要被勉強坐滿主人的屋子?

1.2 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前1:5) 如何才可保持一顆無虧的良心?又怎知自己的信心是無偽的呢?

11.6 他因着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因為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 (來 11:27),出埃及記記載摩西是因為誤殺埃及人東窗事發而逃避法老的追殺離開埃及(出2:14-15)、為何希伯來書說他不怕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