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所以,我厭煩那世代的人,說:他們心裏常常迷糊,竟不曉得我的作為!(來3:10) 為何神厭煩整個世代的以色列人?他們有什麼問題,值得我們作尷尬?

清,不明白神的心意和祂行事的法則。他們雖然一面獻祭守節或禁食,另一方面卻敬拜金牛,怨瀆神,戀慕埃及,不信神的應許;所以神厭煩他們所作的,因為他們沒有一心遵從神的旨意。注意聖經是說他們心裏迷糊,不是說他們頭腦迷糊;一個人的心若迷糊了,即使有很聰明的頭腦,也會作出迷糊的事來。

  D. 不得安息:“我就在怒中起誓說,他們斷不可進入我的安息”。這節聖經,無疑是指他們到加低斯時,因聽信報惡信的探子的話,大發怨言後,神發怒不許他們進入迦南,只好回轉曠野飄流,直到倒斃曠野(民14:1-35;申2:14)。但本節既連接上文“並且觀看我的作為,有四十年之久”,就給我們解釋了以色列人不得進入迦南,並不單純由於加低斯那一次的怨言。實是由於他們多次試探神、存不信的惡心,甚至雖經四十年的飄流,依然如故。

  注意:神並非不願祂的選民進入迦南,乃是他們那種不信的情形,使他們不能進入迦南。神也沒有立即把他們滅盡在曠野,乃在三十八年以後;這三十八年的時間,一方面證明神對他們已盡量容忍,另一方面證明他們確是應該倒斃曠野,不配進入迦南的。

  “斷不可進入我的安息”。這一句話顯出迦南是預表屬靈的安息。這一點對本章解釋很重要,因為若這裏的迦南是預表天堂,則不能進迦南等於滅亡的意思,反之,只是未能享安息,是失敗的信徒而已

留言

  1. 一而再,再而三信了神又離棄神,然後陷入苦境,又求神拯救。拯救之後又故態復萌。總之就是兜兜轉轉重蹈覆轍,然後又犯罪

    回覆刪除
  2. 神厭煩那世代的以色列人,是因為他們在曠野中的不相信,悖逆和心硬,就算他們見證了神蹟和恩典,例如過紅海,供應嗎哪和水源等等,但他們仍然選擇不相信神的能力會帶領他們入迦南地,並且還會試探神,在利非訂因為缺水問題而抱怨(出埃及記 17:7)「他給那地方起名叫 瑪撒 ,又叫 米利巴 ,因為 以色列 人在那裏爭鬧,並且試探耶和華,說:『耶和華是否在我們中間呢?』」和在迦低斯因為進入應許地的困難而反叛,質疑神的信實和能力。所以,我們應該吸取他們的錯誤作為教訓,要學會信心和順服,堅持對神的盼望,作為真正屬神的子民,得蒙喜悅和祝福。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4.2 那僕人回來,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家主就動怒,對僕人說:『快出去,到城裏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主人對僕人說:『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裏,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路14:21,23) 貧窮、殘廢、瞎眼、瘸腿的有免費宴席,當然高興參加,為什麼其他的路人要被勉強坐滿主人的屋子?

1.2 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前1:5) 如何才可保持一顆無虧的良心?又怎知自己的信心是無偽的呢?

11.6 他因着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因為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 (來 11:27),出埃及記記載摩西是因為誤殺埃及人東窗事發而逃避法老的追殺離開埃及(出2:14-15)、為何希伯來書說他不怕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