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務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專心,並用百般的忍耐、各樣的教訓責備人,警戒人,勸勉人。(提後 4:2) 保羅臨死前也要叮囑提摩太無論任何情況下,也要專心用各樣的方式傳道, 什麼是”得時不得時”?是否人掩耳不聽、厭煩真道、冇興趣,也仍要繼續傳揚?
基督徒信了主後、在世間雖然許多苦難、耶穌仍然留我們在世上、就是為著主作見證、傳揚福音、做世上的鹽、黑暗中的光、打美好的仗
保羅臨死也要鄭重地叮囑我們務要傳道、不管有沒有好機會,得時或不得時(in season / out of season);總要專心(原文是專注、站立 、準備standby 、進前來)。
即是就算時機是方便或是沒有好時機、仍然要隨時準備、專注身邊人的需要、配合聖靈的感動、要把機會向前推廣、傳播proclaim 福音、不以為福音作見證為恥
“看風的必不撒種;望雲的必不收割”。(傳11:4)如果我們整天看風望雲,就不必傳道了,也必定失去許多機會。主要叫門徒“得人如得魚一樣”。漁夫並非看到魚來了才撒網,乃是把網放下去等魚來,不知甚麼時候魚兒會游進網裏,網總是撒下去。我們按表面和自己的判斷實在不知道甚麼時候最好,我們並不完全知道人的心
不是只在人歡迎我們的時候,我們才傳、乃是不管情勢如何,總是認真地傳、因為神不願一人沉淪、乃願萬人得救、明白真道。
正如那些成功的保險經紀、任何人他會視作潛在的客戶、積極熱心地製造每個機會去推銷他的產品、不限於他的客戶、甚至客戶生活圈的朋友他也不放過、 何況我們這救人靈魂的福音?
保羅注重的是“不問收穫,只顧耕耘”的態度;但卻不是說我們不必尋求聖靈的引導。就像腓利,曾經順從聖靈的引導,離開撒瑪利亞的工作到曠野去向一個埃提阿伯的太監傳福音;又如保羅順著聖靈帶領到歐洲腓立比傳道,他總是留心尋求聖靈的引導是應該繼續工作或離開去下一站
“只要心裏尊主基督為聖;有人問你們心中盼望的緣由,就要常作準備,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彼前3:15)。
在生活中積極展示美好的見證、活出信望愛、此人看到不一樣的生命、也會吸引人來聽生命之道、最重要就是常作準備、專主為聖、敬畏主、溫柔待眾人
“我何時指着惡人說:他必要死;你若不警戒他,也不勸戒他,使他離開惡行,拯救他的性命,這惡人必死在罪孽之中;我卻要向你討他喪命的罪(原文是血)。倘若你警戒惡人,他仍不轉離罪惡,也不離開惡行,他必死在罪孽之中,你卻救自己脫離了罪。(結 3:18-19)
正如保羅說他不傳福音就有禍了!
(林前9:16)
傳道的反應自然是有百般不同的樣式,有歡迎的、有反對的、有譏笑的、有無所謂的;有的非常驕傲、有的很固執、有的只和你敷衍、不說實話等等。我們總要用百般的忍耐,應付百般不同的人。“百般的忍耐”也說明了傳道不一定馬上就有果效,可能要經過忍耐才發生果效。
也要針對人不同的需要、有不同的教訓和話語;有的需要安慰,有的需要勉勵,有的需要我們用真理來教導。我們必須留心認識各種人內心的需要,求主給我們當講的話語、有智慧德人。
傳道人不單是說愛心的話,說人家喜歡聽的話;在必須的時候,也要說責備人的話,警誡人、以嚴厲的話來指出他的錯,他才會回轉。但要讓人知道責備也是出於愛心、基於真理和公義
保羅在這裏是鼓勵提摩太務要傳道,無論時機好壞,都要準備好,以百般的忍耐和教導督責人、警戒人、勉勵人。 因為在末世及當時的世代那惡者都會不擇手段擾亂人心使人沮喪背棄主,所以就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和能耐靠著主加給的力量,總要持守真道把主真理的福音不斷傳揚
回覆刪除「得時不得時」即是在任何情況之下,不論環境是否理想,方便,是否會被接受,都要堅持傳道,不應該限制自己作出要在甚麼時候才去傳道的環境和條件。
回覆刪除至於如果有人掩耳不聽,其實福音的種子好有可能會在人們心中慢慢發芽,而不是即刻見到改變的,所以是有機會改變人的生命的,或是人們厭煩真道,雖然不是每個人對福音接受的程度都是一樣,甚至會對福音內容感到厭煩而拒絕接受,但這是我們的責任將福音傳播出去,而不是確保每個人都會立即接受這福音,最後用無興趣聽為藉口,所以我們要持續見證和傳揚福音,或許會在某個時刻成為他們的信仰契機,結局是我們仍然要將福音傳揚,因為這是主耶穌基督給所有信徒的命令,是不會受任何環境所影響的:(馬太福音 28:19)「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