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我現在被澆奠,我離世的時候到了。(提後 4:6) 為什麼保羅用“被澆奠”形容他即將面對的殉道?

保羅在這裏以顯明他樂於殉道的決心,他知道快要離開世界,提摩太的責任就更加重要,更要謹慎防備那些傳異教的人,作個時代的守望者、盡自己的職分

保羅形容自己的殉道是“被澆奠在其上”。古時獻祭時,常用酒澆在祭壇上面,使所獻的祭更加馨香,稱為奠祭。保羅形容他為主走到最後一刻也要傾盡一切、全然擺上、包括自己最後的生命、甘心樂意地犧牲自己的生命,好像馨香的奠祭一樣。舊約的奠祭並不是獨立的另一種祭,只不過是用酒附加在祭物上,一同獻上而已(民15:5、7、10)。背後的意義就是承認神是至高的、一切是屬於神、也應全存感恩的心全部被澆奠歸於神、不為自己保留什麼

留言

  1. 因為保羅已將自己的生命如同奉獻在祭壇上的酒正傾倒出來,他畢生竭力傳揚福音,為主作見證使多人得救,包括猶太人及外邦人。 來到生命最後的階段把最好的自己如最好的牲獻給主

    回覆刪除
  2. 「澆奠」是在舊約聖經中的獻祭儀式,是將酒倒在祭壇上,作為對神的奉獻,屬完全的獻上,而在新約聖經中也是象徵著完全的奉獻和犧牲。而保羅用「被澆奠」來形容他即將面對殉道是表示他將自己的一生作為祭物,奉獻了給神,而他的工作,他的苦難,他的傳道,亦都如同「澆奠」在祭壇上的酒,完全的獻給了神,是為即將殉道的奉獻,最後一步,保羅亦以這步來形容他自己的生命和服事生涯即將結束,完成被神呼召的使命,他不怕面對死亡,反而是欣然接受,以信心和平安的心來面對,將殉道看作是最終的奉獻和完成。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4.2 那僕人回來,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家主就動怒,對僕人說:『快出去,到城裏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主人對僕人說:『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裏,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路14:21,23) 貧窮、殘廢、瞎眼、瘸腿的有免費宴席,當然高興參加,為什麼其他的路人要被勉強坐滿主人的屋子?

1.2 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前1:5) 如何才可保持一顆無虧的良心?又怎知自己的信心是無偽的呢?

11.6 他因着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因為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 (來 11:27),出埃及記記載摩西是因為誤殺埃及人東窗事發而逃避法老的追殺離開埃及(出2:14-15)、為何希伯來書說他不怕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