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惟有詳細察看那全備、使人自由之律法的,並且時常如此,這人既不是聽了就忘,乃是實在行出來,就在他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 雅1:25) 如何才算詳細和察看?這裏的律法是指什麼?雅各時代還沒有新約全書、是否舊約已經全備足夠?

凡是有心實行所聽道理的人,必然去詳細查讀聖經,使他所聽的道能實行出來;另一方面,讀經也是聽道之一種,不過,不是聽人講,乃是聽神自己講

“唯有詳細察看那全備使人自由之律法的”,這句話,無疑的是指讀聖經說的。聖經就是一本使人自由而全備的律法;雖然這句話所指的律法是舊約聖經,但整個舊約的中心,卻無非是把要來的基督和祂的救贖介紹給人。詳細察看舊約,我們就必明白它的精義,是要人因認識基督而得着自由,就像保羅所說的:“律法的總結就是基督,使凡信祂的都得着義”(羅10:4)。雅各似乎把那引人到基督跟前的律法,和叫人從罪裏得自由的基督連結在一起,而稱這本記錄神救贖計劃的聖經為:“那全備使人自由之律法的”。所有的律法都叫人受束縛和限制,唯有聖經是一本叫人從各種罪惡的捆綁中得着自由的律法。它是藉聖靈寫在信徒心版上,又靠着聖靈的教導而實行的律法。

研讀查考聖經必需:
(1) 細察:詳細察看;包括熟讀、精讀、默想、分析、綜合各種見解、參詳比較、存記在心,反覆晝夜思想,認真尋求正意分解真理的道。

(2) 恆常:“並且時常如此”;讀經必須是天天讀的,常常詳細察看,才能得神的啟示和教導,猶如人照鏡子,必須天天照,才能天天保持容貌的整潔一般。

(3)行道:“不是聽了就忘,乃是實行出來”;可見,聽道必先入心不忘,才能實行出來。聽道而不實行,是由於無心向道,隨聽隨忘;但若慕道心切,就必然聽得入心,而有力量實行了。渴慕真道的心,與聽道、行道,都是互為因果的。渴慕真道的心愈切,對於所聽的道就受感愈深,而行道也愈有能力。

另一方面,若我們實行所聽的真道,就必能更明瞭真道的可貴,更領悟行道之福氣,也更加能愛慕真道,更容易在聽道時入心不忘了。

  “不是聽了就忘”,這句話也特別指“聽聖經”而說,因為當時聖經不普遍,聚會時有主持人宣讀聖經,會眾靜坐聆聽,若有疑問也可以發問。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4.2 那僕人回來,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家主就動怒,對僕人說:『快出去,到城裏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主人對僕人說:『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裏,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路14:21,23) 貧窮、殘廢、瞎眼、瘸腿的有免費宴席,當然高興參加,為什麼其他的路人要被勉強坐滿主人的屋子?

1.2 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前1:5) 如何才可保持一顆無虧的良心?又怎知自己的信心是無偽的呢?

11.6 他因着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因為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 (來 11:27),出埃及記記載摩西是因為誤殺埃及人東窗事發而逃避法老的追殺離開埃及(出2:14-15)、為何希伯來書說他不怕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