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正因這緣故,你們要分外地殷勤;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有了德行,又要加上知識;有了知識,又要加上節制;有了節制,又要加上忍耐;有了忍耐,又要加上虔敬;有了虔敬,又要加上愛弟兄的心;有了愛弟兄的心,又要加上愛眾人的心。(彼後1:5-7) 上述各樣美德先後的次序有什麼關係?為何要一個美德再加上另一個美德....直到加上愛眾人的心?殷勤又在建立這些美德上有什麼角色?
神啟示了一個逐步增長屬靈美德的過程,每一個美德建立在上一個美德的基礎上,形成一個完整且相互關聯的屬靈成長圖景。
美德的次序及相互關係:
1. 信心:
信心是所有屬靈美德的基礎,是對神堅定的信靠,不看自己的力量、多變的環境、困難程度,單單仰望上主的權能和恩典,一切都在乎發憐憫的神。
2. 德行:
有了信心,就要加上德行。德行指的是道德上的美德和品格,信心應當在生活中結出美善的行為,因為沒有行為的信心是死的。
3. 知識:
有了德行,又要加上知識。這裡的知識不僅是指理性的認識,更包括對神的認識和理解,透過研讀聖經和靈修來增進靈性上的智慧, 所求於管家的是良善、忠心和見識 (林前4:2,太25:21)所以基督徒應該殷勤地增長見識和知識,以致更能有效地服侍主和人的需要
4. 節制:
有了知識,又要加上節制。節制是一種自律的能力,能夠控制自己的欲望和行為,不任意妄為,順從肉體安排,而是專注於符合神的旨意,正如保羅教導: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林前9:27)
5. 忍耐:
有了節制,又要加上忍耐。忍耐指的是在困難、苦痛和試煉中保持堅定,不輕易放棄信仰和美德,彰顯生命的由生命的柔韌力,堅忍不拔的精神。
6. 虔敬:
有了忍耐,又要加上虔敬。虔敬是一種敬畏神、愛神並遵行祂旨意的生活態度,體現出對神的敬拜和忠誠,簡單講就是似神godly, 彰顯神的形象、活出基督的憐憫慈悲的心腸
7. 愛弟兄的心:
有了虔敬,又要加上愛弟兄的心。這是一種對基督徒群體中弟兄姊妹的愛,體現了基督徒應有的互愛和支持,不是單顧自己的事、不以自我為中心、也要主動關懷他者、特別是弱勢卑微的弟兄
8. 愛眾人的心:
有了愛弟兄的心,又要加上愛眾人的心。這是最崇高的愛,對所有人(包括非信徒)的愛,是對神愛的完全體現,回應了耶穌基督對我們的愛,因為神叫日頭照好人、也照壞人,降雨給義人,也給罪人,(太5:44-48) 所以行善不應以功利主義計較為本,也不是看對方有多親近和有多關係,而是以慈悲憐憫的心為本,不期望任何回報。
殷勤的角色:
1. 努力與堅持:
經文起首強調“分外地殷勤”,(彼後1:5)、最後再強調“更加殷勤”(彼後1:10)、這意味著信徒需要付出努力和堅持,不是口頭上交託給主就怠懶不作為,而是主動追求操練和栽培這些美德。屬靈成長並非自然而然,而是需要信徒不斷努力和實踐,強化自己“屬靈的肌肉”和“心志、決心”。
2. 不斷追求:
- 每一個美德都是基於前一個美德來建立,形成一個逐步增長的過程。殷勤是這個過程中的動力源,促使信徒在靈性上不斷追求完美和成熟。
各樣美德按照次序逐步建立,從信心開始,到最終達到愛眾人的心。每一個美德相互關聯,形成一個完整的屬靈成長過程。信徒需要以殷勤和堅持來追求這些美德,才能在信仰上不斷成長和成熟。
先是對神有信心,有了信心才跟著耶穌的教導,從而有德行。但行為要加上知識,才做得好。有了知識,也要節制(不能做過龍,凡事剛剛好。)做了好一陣子,會遇到難處,所以要忍耐。忍耐的同時,不是埋怨,而是虔敬地甘願忍耐。因此願意愛弟兄。
回覆刪除之後加上愛眾人的心 - 就是慢慢的推己及人
就是要每天努力向著這目標做,不是隨遇而安。
神給我們這個極大的應許,救我們可以脫離罪惡,所以我們要分外地殷勤去接受這應許,若不然,這應許就會落空的,必定要憑著信心才可以實現這個應許。有了信心還要加上德行才會成功的,因為信主耶穌基督只是一個僅僅得救的開始,我們還需努力去學習得救,所要加上德行,又要加上知識,即係不斷地去學習,然之後要加上節制,不能因為知識多了而變成驕傲,所以要節制及忍耐,有了足夠的忍耐,就要加上虔敬,專心歸向神。主耶穌教導我們要有愛心,而我們最重要的是彼此相愛,愛神愛人愛弟兄,這樣才是最好的選擇,跟從主耶穌基督的美德。凡事都要以殷勤向主,建立美德,使各樣事都是完美為依歸,這樣就會是最能接近神的國度裡了。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