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就是天使犯了罪,神也沒有寬容,曾把他們丟在地獄,交在黑暗坑中,等候審判。(彼後2:4)為什麼還未到白色大寶座的最後終極審判,神便會把犯罪的天使丟在“地獄”? 地獄和黑暗坑有什麼分別?

為什麼天使在終極審判前被丟在“地獄”:

“地獄”原文指地獄中最底的淵藪,是希臘人認為比陰府還要低深的一處地方, 是神執行審判之處

某些犯罪天使現時已被拘禁,他們是隨從魔鬼背叛神的一部分邪靈(參啟12:4、7;太25:41)。天使的能力智慧既然比假先知、假師傅更高,且有更大的超然力量,但也無法逃避神的審判,何況假師傅們呢?甚至某些犯罪的天使也不需等終極的審判,神便即時施行了審判,丟他們在地獄裏。

犯罪者本身的能力和亮光愈大,其所受之刑罰必愈重而難以獲得寬容,神也沒有為天使預備悔改的機會。

“地獄”原文 Tartaroō(動詞),其名詞 Tartarus 是希臘神話故事中之人名。此人身體半溺水中,但他的口干渴非常,每逢他要俯首去飲水時,水便隨着他一同低下去,使他無法飲到水,但等到他的頭抬起之後,水又照樣升起來﹔所以這個人一直浸在水中卻無法飲水而干渴不止。希臘人借用此字代表地獄,但是聖經其他提到“地獄”的地方是用另外一個字gēnna,新約共有12處用過,即:太5:22、29、30,10:28,18:9,23:15、33;可9:44、46、47;路12:5;雅3:6。

因此這裏的“地獄”應與下文“黑暗坑”是相同的地方,而不是指到永刑地獄的地方,因為這些犯罪的天使,不能同時被丟在兩個地方,他們顯然是被拘禁在一個地方。

1. 初步審判: 當部分天使犯了罪,神立即進行了初步的審判,把他們丟在“地獄”,也就是說,他們被限制在某種受苦和等待審判的狀態中,這是一種臨時性的懲罰。

2. 等待終極審判: 天使們會在最終的白色大寶座前接受最終的審判,但在此之前,他們已經被禁錮,以防止他們繼續作惡。“又有不守本位、離開自己住處的天使,主用鎖鏈把他們永遠拘留在黑暗裡,等候大日的審判。”(猶1:6)

”陰間”常被用來描述所有死者的暫時居所,是一個等待最終審判的地方,不僅僅限於惡人或墮落的天使,相信是和這裏的黑暗坑相同之拘留所/禁錮處。

犯罪的天使被神丟在”地獄“(Tartarus或黑暗坑)中,作為初步的懲罰和禁錮,等待將來的最終審判。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已經被限制了活動,這不同於一般人死後等待的地獄。

留言

  1. 地獄就是與神隔絕的地方,黑暗坑中就是與魔鬼同住的意思嗎?
    終極審判不關乎天使,而是關乎人,是吧?(還是關乎魔鬼?)

    回覆刪除
  2. 最後的終結審判是應用於世人的,我們等到主再來的時候就會接受審判,我們就都要向神交帳,但天使應該就沒有被審判的機會,也毋須交帳,因為神是已知道它所做的一切,所犯的罪孽,神也是不會寬恕犯了罪的天使的,會把它們丟在地獄裏,在黑暗坑中,至於它們要等候審判的時候,應該跟人的審判不一樣,因為它沒得交帳,且會即時扣押在地獄或黑暗坑裏去。我估計地獄就像大監獄,永遠受刑,而黑暗坑估計是用來作臨時拘留扣押,等待神的發落。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4.2 那僕人回來,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家主就動怒,對僕人說:『快出去,到城裏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主人對僕人說:『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裏,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路14:21,23) 貧窮、殘廢、瞎眼、瘸腿的有免費宴席,當然高興參加,為什麼其他的路人要被勉強坐滿主人的屋子?

1.2 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前1:5) 如何才可保持一顆無虧的良心?又怎知自己的信心是無偽的呢?

11.6 他因着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因為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 (來 11:27),出埃及記記載摩西是因為誤殺埃及人東窗事發而逃避法老的追殺離開埃及(出2:14-15)、為何希伯來書說他不怕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