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裏面了。(約壹2:15),世界是什麼?為什麼世界與天父不能相容?為什麼信徒不能愛世界?這與約3:16“神愛世人”有沒有矛盾?

《約翰一書》2:15 和《約翰福音》3:16 提到的“世界”概念不同,使得這兩處經文並沒有矛盾。

1. 約壹2:15中的“世界”指的是反對神的系統和價值觀,也就是說,是一個充滿罪惡和誘惑的世界觀。這包括了那些與神的旨意相違背的情慾、驕傲、自私等行為和態度。
   
2. 約翰福音3:16中“神愛世人”、世人原文是指世界"world", For God so love the "world", He gave His only Son 這裏的“世界”指的是神所創造的世界以及居住在其中的所有人類。這經文強調的是神對世人的愛,祂願意拯救每一個人,給予他們永生,也為宇宙萬物帶來一個嶄新的新天新地,愛的世界,有義居在其中。

為什麼“世界”與天父不能相容?
1. 價值觀的對立:
世界的價值觀常與神的教導背道而馳。愛世界意味着追求世俗的成功、享樂、財富、物質,榮譽、地位和權勢,而這些容易引導人遠離神,自以為自己足夠、成功,了不起,因而陷入罪惡。

2. 心靈的依附:
人愛世界時,他的心靈依附於世俗的事物,生活和時間也被世俗的事霸佔了,而不是神。這樣的愛世界和跟從世界的標準,便會削弱信仰和屬靈生活,使人難以遵行神的旨意。

為什麼信徒不能愛世界?
1. 保持聖潔:
信徒被呼召要過聖潔的生活,成為神的見證代言人,強調服侍人、領人歸主,這與世俗的價值觀不相容(世界是要萬國景仰和崇拜自己的成就,臣服於自己,服侍自己肉體的情慾和需要)。愛世界會使信徒遠離神,陷入罪惡,失去屬靈的警醒和清潔的心。
   
2. 專注於神的旨意:
信徒應該專注於神的旨意和天國的事,積財寶於天上,愛世界會分散他們的注意力,使他們無法全心全意地跟隨神。

這與約翰福音3:16是不矛盾的,因為:
1. 不同的“世界”:
約壹2:15指的是罪惡的世界觀和系統,而約3:16指的是神對全世界及其上的人類之大愛。

2. 神的愛與人的選擇:
神愛世人,願意拯救所有人,但祂也希望人們選擇祂的道路,而不是被罪惡的世界迷惑。神的愛和救贖是無條件的,但信徒需要選擇遠離世俗的誘惑,過聖潔的生活。

約壹2:15強調信徒不要愛世俗的價值觀和誘惑,這會使人遠離神。而約3:16強調神對全人類的愛和救贖,這兩者並不矛盾。信徒被呼召要過聖潔的生活,專注於神的旨意,這樣才能真正體驗到神的愛和恩典。

留言

  1. 世界就是一切世俗的事,例如金錢,權力,名利等等的身外物,所有都會過去的,會失去的,只不過是一些世上的物質和景物而已。而天父的世界就是永恆的天國,那裡沒有物慾,沒有爭競,沒有金錢權力的貪婪,只有愛,人人相親相愛,彼此看顧,和平相處,所以與現今世界的愛不能相容。因為人在世上的生命短暫,所以世人多愛俗世的事,貪戀現時的物慾和權力,而忽略了天父永恆的國度,以致只能夠得到短暫的歡愉,在世上爭逐名利,還會受魔鬼撒但的引誘,時常犯罪,最終喪失了救恩的資格,所以信徒不能貪愛世界。神愛世人就是因為所有人都是由神創造的,只因人類的祖先犯了罪被魔鬼引誘,所以就不能跟神同住天國,而罪的工價乃是死,偏偏神愛世人,所以就差派了主耶穌基督為我們作了犧牲而完成了救贖計劃,給我們一次得救的機會,神的愛勝過一切,亦可以勝過罪惡,幫助我們免受魔鬼的誘惑,所以神愛世人是沒有矛盾的。

    回覆刪除
  2. 世界就是俗世(人生在世的是),而不是期望死後得永生和天父在樂園。要知道最重要是和天父連結在一起。
    因為要分先後次序。跟從耶穌要背起甚至架,和世界的價值觀有時相違背

    回覆刪除
  3. 沒有矛盾 - 世人 = 在世界的人。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4.2 那僕人回來,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家主就動怒,對僕人說:『快出去,到城裏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主人對僕人說:『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裏,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路14:21,23) 貧窮、殘廢、瞎眼、瘸腿的有免費宴席,當然高興參加,為什麼其他的路人要被勉強坐滿主人的屋子?

1.2 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前1:5) 如何才可保持一顆無虧的良心?又怎知自己的信心是無偽的呢?

11.6 他因着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因為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 (來 11:27),出埃及記記載摩西是因為誤殺埃及人東窗事發而逃避法老的追殺離開埃及(出2:14-15)、為何希伯來書說他不怕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