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又說:作了絆腳的石頭,跌人的磐石。他們既不順從,就在道理上絆跌(或譯:他們絆跌都因不順從道理);他們這樣絆跌也是預定的。(彼前 2:8) 為什麼說主是絆腳的石頭、跌人的磐石?為什麼有些人绊跌是預定的?對比預定絆倒的人公平嗎?

彼得引用了賽8:14和詩118:22去描述神的選民因拒絕神的旨意而絆跌的情景。

耶穌被比喻為“絆腳的石頭” 和“跌人的磐石”,這意味著有些人因拒絕或不信祂而絆跌。祂成為那些不信者的絆腳石,而那些信祂的人則以祂為建造美好人生和靈命並活出一切真善美的房角石根基。

耶穌就是信徒的救主和信仰的基石,使人得救的源頭。對於不信者,耶穌的教導和身份成為他們無法接受的“絆腳石”,導致他們在信仰上絆跌。

預定論是指神在創世之前,根據祂的主權和智慧預先選定一些人得救,也預知一些人因不信而絆跌。這只是其中一個神學思想、並非絕對真理

這並不意味著神主動預定人犯罪或不信以致滅亡,而是說神“預知“人們的選擇並容許其發生、但是成的發生是因為人類自由的選擇、並非神的預定

絆跌的原因是因為人們不順從真理而絆跌,這表明他們對福音的拒絕是出於自己的選擇和心態、神只是預定了大原則和拯救的方法、就是犯罪的他必死亡、但藉著耶穌的救恩,人可以在神面前稱義,罪可一耶穌的代死受罰,一筆勾銷,完全赦免,但人若運用自由意志去拒絕耶穌唯一的拯救,他便只有註定绊跌和滅亡,神是全知的神,祂預知誰會接受或拒絕救恩,但這並不剝奪人的自由意志。

神是公義和慈愛的,祂的預定並不違反人的自由意志。人們因拒絕真理而自陷絆跌,而神的預知不意味著祂是這些行為的直接原因。

神的公義體現在祂給每個人機會去接受或拒絕福音,接受的人將得到救恩,拒絕的人則因其不信和選擇而承擔後果。

同時,神也尊重人的自由選擇,那些拒絕福音的人因其選擇而絆跌,所以人需為他的自由意志選擇負一切後果的責任、這是公正的體現。

留言

  1. 主耶穌基督本身就是比喻成房角石頭,是用於建造房屋的主要石頭,非常重要,但是就不被匠人所用反而被棄置,所以就變成了絆腳石,因為主耶穌基督在信的人上是寶貴的,是被神所愛的,必成為大用的房角石頭,另外因為不信的人放棄了主耶穌基督的話,在他們面前主耶穌基督就成了絆腳石,這些人明明知道主耶穌基督是神的救贖計劃的主要部份,但他們就是偏偏不信,不接受福音,所以就會當主耶穌基督為絆腳石,他們必定會被絆跌的,這是一個事實。其實若果他們相信救恩的話,應該就不會被絆跌了,可惜相反,最終只要那些人肯接受福音及認罪恢改的話就可以不需要被絆跌,不過這個也是他們的個人選擇,是公平的。

    回覆刪除
  2. 謝謝 Francis, 很有道理(原本我是想不明白的)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