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他藉這靈曾去傳道給那些在監獄裏的靈聽,就是那從前在挪亞預備方舟、神容忍等待的時候,不信從的人。當時進入方舟,藉着水得救的不多,只有八個人。(彼前 3:19-20) 那些在監獄裏的靈是指誰人?是否耶穌曾去陰間傳道?如果是,這是否代表人死了之後還有第二次機會信主?

“在監獄裡的靈”有不同可能的解釋:

1. 這些靈是指在挪亞時代因不信從而死去的人。這些靈在“監獄”中等待審判。

“就是那從前在挪亞預備方舟…的時候,不信從的人…”證明19節的“曾去傳道…”是在挪亞時代曾去傳道。

2. 這些“靈”是指部分墮落的天使,他們被囚禁等待最後的審判(彼後2:4,猶1:6)。但這樣解釋較為薄弱,與挪亞方舟洪水滅世之審判的上下文不是太協調。

神並不為天使預備救恩(來2:16)。所以若憑彼後2:4,猶1:6便肯定彼前3:19“監獄裏的靈”是墮落的天使,是不很妥當的。

在監獄中的諸靈是甚麼靈,就是挪亞時代的不信者。按下節說這些在監獄的諸靈乃是“不信從的人”,這些人在未正式進入“火湖”之前(啟12:14),是在有火燒的陰間中的(路16:19-31)。

這裏可能是一個臨時拘禁滅亡之靈的所在(參彼後2:4;猶6;啟20:7)。這裏根本沒有提到主耶穌下過陰間。因19節的“曾去傳道給那些在監獄裏的靈聽”,並非指基督死後才去;使徒乃是追述基督尚在靈性的狀態中(未道成肉身前的時代),曾藉那現今使祂從死裏復活的靈,傳道給挪亞時代的不信者聽,而那些不信者,在彼得寫這書信時已經是“監獄裏的靈”

有關耶穌“下陰間”的說法主要來自歷史的傳統《使徒信經》中的“降在陰間”,認為耶穌在受死和復活之間的時間裡,向那些在監獄裡的靈”宣講"。
   
這宣講不是第二次機會的救贖,而是對他們所犯之罪和神的公義作出宣告。一些教會的教父認為,這宣告是基於神的審判和基督的勝利,並非給予那些靈魂再次悔改的機會。

傳道原文是正式公告、大聲公開宣讀(proclaim) 未必指到是傳使人因信得救的福音,所以亦可以解作基督下到陰間宣告勝利和審判。

聖經中沒有提到人死後還有第二次機會信主。“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來9:27) 這意味著人死後將面臨審判,而不是再次悔改的機會。

彼得書信其中一個主題是勸勉信徒為主受苦,在此用挪亞一家的人與當時代的不信者作一種比較,說明挪亞如何在當時代忍耐傳道,最終全家得救,成為新世界的主人;照樣當時信徒也應為主忍耐,因為那逼害他們的猶太人也必像挪亞時代的不信者一樣,受到應得的報應。

在這裏所講的都是受書人所熟識的舊約歷史, 但若這裏是指基督下陰間,就不會是當時信徒所熟知的,使徒不致那麼簡單而突然地提起一件他們從不知道的事為例證。

基督是否曾下陰間是不能以這裏簡單的記載為根據的。因使徒只不過在引用歷史中的一個實例,向受書人解明基督既曾在舊約時代藉祂的靈向當時代的人工作,照樣祂也必在這時代藉祂的靈作工而已!並且挪亞那時代的人已經死了,並且現今靈魂已被囚禁在陰間之內。

  “當時進入方舟,藉着水得救的不多”,“藉着水得救”即藉着方舟經過洪水而得救。

  “只有八個人”,即挪亞一家八口。這句話表示挪亞經過一百二十年的傳道,所得的果效何等微小,可見其工作之艱苦;彼得提這件事,是要使信徒領悟到那忠心遵行神旨意的古代信心偉人挪亞,也同樣會遭當時人的反對、不受歡迎, 但他的工作卻有極大的價值,因為這八個人就是一個新世代的創始人。



留言

  1. 那些在監獄裏的靈可能是指不信神的人,死後靈魂被下進監獄裏。
    沒有聽過主耶穌基督曾經去過陰間傳道,這裡所指何能是比喻那些人回憶當初挪亞所講的道及其道理。
    人死了之後,等到末日之時,主耶穌基督會再臨世上帶我們上天家,以及所有人都會有末日審判,那時應該就沒有第二次信主的機會了。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4.2 那僕人回來,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家主就動怒,對僕人說:『快出去,到城裏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主人對僕人說:『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裏,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路14:21,23) 貧窮、殘廢、瞎眼、瘸腿的有免費宴席,當然高興參加,為什麼其他的路人要被勉強坐滿主人的屋子?

1.2 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前1:5) 如何才可保持一顆無虧的良心?又怎知自己的信心是無偽的呢?

11.6 他因着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因為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 (來 11:27),出埃及記記載摩西是因為誤殺埃及人東窗事發而逃避法老的追殺離開埃及(出2:14-15)、為何希伯來書說他不怕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