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你們要互相款待,不發怨言。(彼前 4:9) ,彼得吩咐我們要互相款待和服侍,什麼是款待?你做過什麼去款待弟兄姊妹?

“款待”常指的是以友好和慷慨的態度接待和照顧他人,特別是那些有需要或是過路的客人。這種款待不僅僅是物質上的供應,也包括情感上的支持和關懷、殷勤和招待、例如:

1. 提供食宿:給有需要的人提供食物和住宿,特別是對旅行者或無家可歸者。
2. 關懷和慰問:在他人遭遇困難或喪失時,提供安慰和支持,表現出真誠的關心。
3. 分享時間和資源:願意花時間陪伴他人,並與他們分享自己的資源,如書籍、衣物或其他物品。
4. 歡迎新來者:在社區或教會中,熱情接待新來者,幫助他們融入新的環境。

款待方式:
- 參與教會活動:幫助組織和參與教會的各類活動,如愛心餐會、探訪活動等,這樣可以實際地服務和款待他人。
- 個人關懷:主動關心身邊的弟兄姊妹,特別是那些可能孤單或有特殊需求的人,給他們送上一頓飯或一份小禮物,表達你的愛心。
- 志願服務:參加志願服務活動,如社區服務、或慈善機構的工作,這些都是實踐款待精神的具體方式。


留言

  1. 款待即時招待的意思,古時人們出門是很不方便的,所以一般弟兄姊妹外出或傳道的時候,都需要長途拔涉,那麼我們就需要款待到從別處到來的弟兄姊妹,給他留宿飲食,亦不可發怨言,還要熱情服侍,代表我們都是主內一家,互相支持及幫助。我都有做到給弟兄姊妹留宿及款待飲食,及大家一起分享神的話語,互相關心問安。

    回覆刪除
  2. Francis 很有道理。認同。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4.2 那僕人回來,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家主就動怒,對僕人說:『快出去,到城裏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主人對僕人說:『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裏,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路14:21,23) 貧窮、殘廢、瞎眼、瘸腿的有免費宴席,當然高興參加,為什麼其他的路人要被勉強坐滿主人的屋子?

1.2 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前1:5) 如何才可保持一顆無虧的良心?又怎知自己的信心是無偽的呢?

11.6 他因着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因為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 (來 11:27),出埃及記記載摩西是因為誤殺埃及人東窗事發而逃避法老的追殺離開埃及(出2:14-15)、為何希伯來書說他不怕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