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作長老的寫信給親愛的該猶,就是我誠心所愛的。(約参 1:1)誰是該猶,他有什麼東西值得我們學習?

該猶是約翰三書中的收信人,這封信是使徒約翰特定地寫給他的。該猶是一位備受約翰喜愛和尊敬的信徒,也應該是教會其中一個領袖、他的生活和行為為我們提供了值得學習的榜樣。

該猶的特質和值得學習的地方:

1. 熱心接待:
該猶以熱情和愛心接待遠道而來的傳道人和信徒,這種款待在早期教會中特別重要。旅途中的信徒和宣教士往往需要食宿和支持,(古代社會客店住宿安排不太普及)該猶的接待為他們提供了必需的幫助食宿、相交、接納、代禱和安排他們在本地教會傳道。

2. 持守真理:
該猶以忠心堅定的信心持守真理,並在生活中實踐信仰。約翰特別讚揚該猶在真理中的行事,這顯示他不僅是口頭上的信徒,更是以行動見證信仰的人。

3. 善行和愛心:
該猶的善行和愛心不僅僅表現在接待傳道人上,還表現在他對信徒社群的關懷和支持。這種愛心和善行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價值,他也認為接待傳道人,幫助他們繼續前行推廣福音,就是神的揀選,讓他配得過參與這樣的服侍事工,一同為真理做工

他們在教會面前證明了你的愛;你若配得過神,幫助他們往前行,這就好了。(約參 1:6)

4. 良好名聲:
該猶在信徒中享有良好的名聲,他的行為和品格受到了廣泛的讚揚和尊敬。這種良好名聲是他持守真理和行善的結果。

5. 不怕好為首教會領袖丟特腓(拒絕接納弟兄、惡言妄論、甚至趕逐弟兄離開教會)的反對、付代價公開地遵行真理

有弟兄來證明你心裏存的真理,正如你按真理而行,我就甚喜樂。(約參1:3)

該猶的榜樣提醒我們要在生活中實踐信仰,以愛心接待他人,持守真理,並在信仰團體中互相關懷和支持。他的行為為我們樹立了一個實踐信仰和善行的典範。

留言

  1. 該猶 (Gaius)
    同名叫該猶的共有四個人。

    1.約翰三書的收信人該猶。

    1)約翰曾專門寫信給他,並稱該猶是「我誠心所愛的」(約三1)。

    2)該猶的靈命豐盛。心裏存有真理(約三2—3)。

    3)該猶用愛心接待過往的信徒(約三5)。

    4)約翰在老年時候,有許多事要和該猶當面談論,盼望快快地見到該猶,足見該猶是老約翰所器重的人(約三13—14)。

    2.馬其頓人該猶。是保羅第三次外出傳道時同行的旅伴。保羅在以弗所傳道使許多人離棄了邪術和偶像,於是當地製造偶像龕物的銀匠挑動當地人反對保羅,聚眾鬧事,竟把該猶等人捉住,紛紛亂亂哄嚷喊叫了兩小時,幸有以弗所城的行政官吏出來「安撫了眾人」,「叫眾人散去」(徒19∶29及其上下文)。

    3.特庇人該猶。保羅第三次外出佈道途中,由馬其頓來到希臘,「在那裏住了三個月,將要坐船往敍利亞去。猶太人設計要害他,他就定意從馬其頓回去」。和他一起同去的眾人之中,就有特庇人該猶(徒20∶4及其上下文)。有考證說該猶乃是特庇教會中管理捐獻款項的人,這次和保羅一起回去,乃是要同往耶路撒冷去。

    4.哥林多城的信徒該猶。保羅曾給他施過洗(林前1∶14)。保羅並且說該猶曾接待過他,甚至也接待過全教會許多的信徒(羅16∶23)。

    回覆刪除
  2. (約三 1:3-8)『3 有弟兄來,證明你心裡存的真理,正如你按真理而行,我就甚喜樂。 4 我聽見我的兒女們按真理而行,我的喜樂就沒有比這個大的。5 親愛的兄弟啊,凡你向做客旅之弟兄所行的,都是忠心的。 6 他們在教會面前證明了你的愛。你若配得過神,幫助他們往前行,這就好了。 7 因他們是為主的名出外,對於外邦人一無所取。 8 所以我們應該接待這樣的人,叫我們與他們一同為真理做工。』
    這段經文說出了該猶是一個按著真理和愛心而行的信徒,足以證明他心裡存了真理,並得到約翰的讚賞。他樂於接待和支持福音事工,約翰提到他「凡你向做客旅之弟兄所行的,都是忠心的」充份地證明了他用愛去榮耀神,就等於一同為真理做工。而他的品格與行為亦顯示了有屬靈的氣息作生命見證,這就是我們值得學習之處。

    回覆刪除
  3. 【該猶是何人?約翰為何要寫這封信給他?】

    根據cc bible study:
    “該猶”(GAIUS)在初期教會的時代中,是一個非常普通的名 字,相當於今日說英語的地區中的John和Smith或中國人的陳、李、張、黃、何等姓的一樣普通。該猶意即“主”(高貴的主,是拉丁語)。

    聖經中曾提及四個該猶:

    一、哥林多教會的該猶(林前一14),保羅曾為他施洗。此該猶與羅馬書十六章23節的該猶同為一人,因為羅馬書是在哥林多寫成的。

    二、馬其頓的該猶(徒十九29),曾與保羅一同旅行傳道,並曾與亞裡達古一同在以弗所城因大騷動而被捕。

    三、特庇的該猶(徒二十4),曾與保羅一同由以弗所到馬其頓去,而且與亞裡達古同行。

    不少解經家認為上述第二第三條所記的該猶同為一人,因為兩次都提及他與亞裡達古在一起,可能這位該猶有兩種不同的稱呼,而事實上“馬其頓的該猶”與“特庇的該猶”應為一人,其考究的方法乃是“特庇”(DERBE)地名可能是“多庇路”(DOBERUS)-地名之誤,多庇路是馬其頓省的一個城,因此這位信徒有兩個稱號。

    四、約翰叁書所說的該猶。這位該猶樂意接待客人,成為當時有名的“好客之士”。正如哥林多城的該猶一樣,並接待全教會(羅十六23)。有人曾以為約翰寫信給這位好客的該猶,就是從前在哥林多的該猶,理由是可能該猶年老時曾離開哥林多遷居到以弗所,從以弗所收到老約翰的信。其實二者是一人。不過亦有人認為這種理由不能成立。

    但正如上述,該猶一名當時是一個很普通的人名,那麼,上述四個該猶也可能是四個不同的人物。

    根據傳說,哥林多城的該猶,後來成為帖撒羅尼迦地區的主教。約翰叁書所說的該猶,由約翰本人按立他為別迦摩的主教,以後約翰在拔摩海島接受啟示時,曾奉命寫七封信送與小亞西亞七位教會的使者,其中一位便是這位該猶雲(啟二12)。

    ── 蘇佐揚《聖經難題》

    信件對象的該猶對弟兄,特別是對作客旅的弟兄所做的都是忠誠的。 值得我們學習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4.2 那僕人回來,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家主就動怒,對僕人說:『快出去,到城裏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主人對僕人說:『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裏,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路14:21,23) 貧窮、殘廢、瞎眼、瘸腿的有免費宴席,當然高興參加,為什麼其他的路人要被勉強坐滿主人的屋子?

1.2 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前1:5) 如何才可保持一顆無虧的良心?又怎知自己的信心是無偽的呢?

11.6 他因着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因為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 (來 11:27),出埃及記記載摩西是因為誤殺埃及人東窗事發而逃避法老的追殺離開埃及(出2:14-15)、為何希伯來書說他不怕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