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我曾略略地寫信給教會,但那在教會中好為首的丟特腓不接待我們。所以我若去,必要提說他所行的事,就是他用惡言妄論我們。還不以此為足,他自己不接待弟兄,有人願意接待,他也禁止,並且將接待弟兄的人趕出教會。(約参 1:9-10)丟特腓是誰人?為何他要惡妄論他人?並且不接待弟兄?甚至趕逐接待弟兄的人離開教會?

丟特腓在教會中是一個領袖(可以弄權趕遂不跟從他的弟兄姊妹離開教會),但他的行為卻不符合基督教的教導、違反真理

1. 權力爭奪:
經文提到丟特腓「好為首」,這表明他有強烈的權力欲望,並且希望在教會中擁有控制權。他這種態度與基督教的謙卑和服務他人的教導相悖。

2. 排斥使徒約翰的影響:
丟特腓甚至不接待外來的約翰及其同工,這可能是因為他不希望約翰的權威削弱他的權力和領導地位。

他用惡言妄論約翰和其他使徒,試圖貶低他們的權威和影響力。懷著邪惡的心、傳講散播一些沒有事實根據的言論去抹黑外來的傳道人

3. 拒絕接待弟兄:
丟特腓不接待弟兄,這與早期教會的習俗和教導相背離。教會應該是一個充滿愛和接納的地方,是神的家、但丟特腓的行為顯示出他缺乏愛心和接納的精神。

4. 排斥異見者:
他不僅自己不接待弟兄,還禁止其他人接待,甚至將那些願意接待弟兄的人趕出教會。這種排斥異見者的行為表明他試圖通過壓制異見來維護自己的權威。

5. 手段卑劣、懷著邪惡的心、沒有事實的依據下公開地妄論他人、抹黑和散播不利傳道人的訊息、山頭主義、自私自利地只顧著自己群體的利益和維護自己領導的地位和權力

為什麼丟特腓會這樣做:

自我中心、渴望權力和控制,導致他用不正當的方式對待其他信徒和使徒。

缺乏愛心和謙卑:他的行為顯示出他缺乏基督教導核心教導中的愛心和謙卑的重要品德。

防禦心理:避免使徒約翰和其他使徒的權威和言論會威脅到他的領導地位,因此採取激烈措施來維護自己的影響力。

丟特腓的行為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反面教材,提醒我們教會領袖應該謙卑地服務他人,以愛心和接納來對待每一位信徒,而不是出於權力欲望和自私的動機。

留言

  1. //丟特腓可能是地方教會中的一個長老,他的罪行就是自高自大,好為首領,不接待使徒約翰和約翰的同工(約參9節的我們),並且用惡言妄論使待,禁止別人行善。 他在教會中擅自攬權,專權獨斷,逼迫良善的弟兄,受到約翰的指責。//

    回覆刪除
  2. 丟特腓是教會中的領袖之一,類似是長老的地位,但他的行為與該猶就剛好相反,算是一個負面角色,見到他「好為首」,所以就知道他是一個貪戀高位權力的人,自視很高,見他用惡言妄論約翰及不接待他們就知道他也是甚為驕傲。他的驕傲和戀棧權力就導致他不尊重約翰和宣教團隊,除了拒絕招待之外,還禁止教會去接待他們,而這些行為不但影響了教會的宣教工作,還破壞了教內的合一。至於他還要趕逐接待弟兄的人離開教會就見到他濫用權力,自私和不顧福音使命的傳道工作,基本上沒有愛心及缺乏屬靈生命。總結是我們應該要去學習該猶的正面品格和行為,去為真理一同做工作生命的見證。

    回覆刪除
  3. 在約翰時代,傳道人、先知或教師旅行傳講信息,因無今天旅舍的便利,要靠信徒愛心的接待,並安排次一程的旅行。丟特腓身為教會領袖,卻無視這應盡責任,因此受到責備。他為人也好說壞話,以教會領袖身分禁止信徒招待弟兄;作者囑咐受信人不可效法此惡。自私自利、沒有愛心的丟特腓。他代表了自以為是的人,任何形式的教會都有這樣的人。另一方面,他的出現也揭示一個趨勢,就是在一個原本由眾長老共同領導的教會中,其中一名長老漸漸得勢,淩駕其它的長老。這趨勢到第二世紀以後,演變成為“君王式主教統治”(即由一位監督或主教來支配、治理教會)。──《活石新約聖經注釋》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4.2 那僕人回來,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家主就動怒,對僕人說:『快出去,到城裏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主人對僕人說:『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裏,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路14:21,23) 貧窮、殘廢、瞎眼、瘸腿的有免費宴席,當然高興參加,為什麼其他的路人要被勉強坐滿主人的屋子?

1.2 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前1:5) 如何才可保持一顆無虧的良心?又怎知自己的信心是無偽的呢?

11.6 他因着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因為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 (來 11:27),出埃及記記載摩西是因為誤殺埃及人東窗事發而逃避法老的追殺離開埃及(出2:14-15)、為何希伯來書說他不怕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