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然而你還有一件可取的事,就是你恨惡尼哥拉一黨人的行為,這也是我所恨惡的。(啟2:6)誰是尼哥拉?他們這黨人的行為是什麼?
一些早期教會的教父,如愛任紐和希波呂托,認為尼哥拉派(Nicolaitans)是尼古拉斯(Nicolas) 的追隨者,尼古拉斯是早期教會被選立去照顧飯食的七位執事之一(徒6:5) ,原是有好名聲的,但以後靈性墮落,離開真道,設立一種無律法的偽智派,拒絕道德律對基督徒的約束力、結果成為尼哥拉一黨,
提倡一種與異教習俗妥協的生活方式 、他們極力放縱情慾,引誘信徒赴異邦宗教崇拜的偶像筵席,並行淫亂,可見這一黨和服從巴蘭教訓的人,犯了同樣的錯誤(啟2:14,15;民25:1~2;31:16)。他們主張教導人先放縱私慾,這是身體犯的罪,但並不能危害靈性;又謂以身體去犯罪後,才有從經驗中可以得著能力,勝過罪惡,所以使人任意放蕩,無關緊要,以致這一黨的行為,被以弗所教會所恨惡(啟2:6),被別迦摩教會所服從(啟2:15).
Nicolaitans原文源自「勝利」和「人民」、尼哥是勝過人民之意、
若以此為象徵性的字,那就是指早年造成祭司制度或聖品人的一種思想;把教會分為神職人員和平信徒,忘記了每個信徒都應是君尊的祭司起來服侍神、而不是返教會、奉獻、被人服侍、他們分皆級及權力,管理教眾,本來所有信徒弟兄們地位是平等的(參太23:8),但這些“聖品人的制度”深入了教會,在以弗所不過只有行為,到了別迦摩則便成為教訓了(啟2:15)。
他們的行為惡劣,因是以弗所教會所恨惡的,也是主所恨惡的(這黨人勝過會眾、影響和控制了他們的思想和行為、自成一黨對抗的勢力、不服教會的帶領。
//而是指生活放蕩、信仰混亂的人(巴蘭的教訓就是尼哥拉的教訓),這些人是拜偶像、行邪淫的外邦信徒,約翰在此處以古喻今。//
回覆刪除(昨日崇拜也有提到)
尼哥拉是希臘文,意思是「勝過百姓」,即代表那些領袖濫用權力去行不合神心意的人的主意行為。他們的行為中有跟異教妥協,例如巴蘭的教訓,去吃祭過偶像的食物,參與其宗教儀式,亦即妥協異教的意思。所以尼哥拉一黨人的行為就等於不尊敬神,會行淫亂不道德,偏離神的真理,放縱個人只重享樂,沾污聖潔,好大機會會導致教會分裂及混亂,傳播異端思想,令信徒偏離純正。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