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我聽見以色列人各支派中受印的數目有十四萬四千。猶大支派中受印的有一萬二千;呂便支派中有一萬二千;迦得支派中有一萬二千;亞設支派中有一萬二千;拿弗他利支派中有一萬二千;瑪拿西支派中有一萬二千;西緬支派中有一萬二千;利未支派中有一萬二千;以薩迦支派中有一萬二千;西布倫支派中有一萬二千;約瑟支派中有一萬二千;便雅憫支派中受印的有一萬二千。(啟7:4-8) 上述144000人是否真的由以色列12支派選出來?為何沒有了但和以法蓮支派?改由利未人和約瑟支派取代?144000的數字有什麼意義?
144,000人是否真的由以色列12支派選出來? 其中一個看法是認為啟示錄充滿著靈意、預表和圖像,讓人visualize約翰所看到的異象,但最終最重大的的啟示是以耶穌基督為中心,最重要是掌握異像背後神學意義,在大逼迫大患難中看到永恆的榮耀和獎賞,和神預定的結局和終極的審判,因而大得安慰和盼望,至死忠心見證神和羔羊的救恩,作得勝的門徒,在末世的末時,把握無多的機會引領人歸主,使人逃避將來神憤怒的審判。
我個人的意見認為這 144,000 人並不是字面上的 12 支派的以色列人,而是象徵神所揀選的所有得勝的僕人。這種象徵性表達在啟示錄中很常見,強調的是屬靈的意義而非具體的血統。
這裡的 12 支派代表著屬靈的"真以色列人"(並非按著屬肉體的血氣或以色列人的鼻祖亞伯拉罕傳承下來的割禮而誇口、而是按著效法亞伯拉罕信心足跡的人),即同為神呼召作選民的教會而忠心跟從羔羊的僕人,不論其背景、民族和國籍。
當然傳統的基要派就強調要按字面解說,是嚴格遵照12支派的血統而來的選民。我也支持原則上盡量按著字面解,但根據上文下理及一些屬靈的原則,要適當在不違反核心信仰和價值下,靈活地處理按字面難解的經文
按字面解的問題在於北國的十支派已經亡國超過2500年,早已被外族同化, 血統不純正, 所以昔日尼希米年代回歸的北國以色列人已經許多被稱為撒瑪利亞人(並不能清楚列出他們的家譜,證明他們是純正的以色列人,所以不能供聖職),並且約瑟支派是包括瑪拿西支派和以法蓮支派,在此卻沒有了以法蓮,也消失了但支派,故堅持是真正血統上雅各不同的十二支派的出現了解釋實際的困難。
並且另外一處描述這144000是童身的,是男的,如按字面解釋,為何神只揀選男的和未結婚沒有親近女色的?難道女性和結婚的就冇咁聖潔?不能作144000神僕人的得勝者?
他們在寶座前,並在四活物和眾長老前唱歌,彷彿是新歌;除了從地上買來的那十四萬四千人以外,沒有人能學這歌。這些人未曾沾染婦女,他們原是童身。羔羊無論往哪裏去,他們都跟隨他。他們是從人間買來的,作初熟的果子歸與神和羔羊。在他們口中察不出謊言來;他們是沒有瑕疵的。(啟 14:3-5)
為何沒有了但和以法蓮支派:
但支派沒有列入可能是因為舊約中這個支派與偶像崇拜和叛逆有關(但支派放棄要征服強大的敵人,不滿足神原劃分給他們居住在中部的應許之地,改為北上征服"拉億", 之後建都於此(士師記18章)
但支派有幾次與罪惡和偶像崇拜相關的記載:
1. 偶像崇拜
但支派的建立了偶像崇拜的中心,並設立祭司系統, 為自己雕刻偶像(士 18:30-31)
2. 叛逆和不忠
北國王耶羅波安在但設立金牛犢偶像,對神的叛逆, 叫百姓陷在罪裡.(王上 12:28-30)
3. 失去祝福
雅各在臨終前對但支派/1的預言中提到但將成為「道上的蛇,路中的虺」(創 49:17) 這暗示了但支派將來的叛逆和罪
以法蓮支派未被提及,可能是因為這個支派在舊約中也曾與叛逆和偶像崇拜有關。
以法蓮支派在聖經中也有幾次與罪惡和叛逆相關的記載,:
1. 偶像崇拜
以法蓮親近偶像,任憑他吧!(何4:17)
以法蓮增添祭壇取罪,這些祭壇使他犯罪。(何8:11)
2. 叛逆和不忠
與外邦人混合,失去了自己的身份和忠誠。
以法蓮與列邦人攙雜;以法蓮是沒有翻過的餅。他們的力量被外邦人吞吃,他們卻不知道。(何7:8-9)
以法蓮支派被譴責為叛逆和不忠,並預言他們將遭受懲罰。
以法蓮栽於美地,必將自己的兒女帶出來給行殺戮的人。耶和華說:我必將他們的兒女交給行殺戮的人。(何 9:13-16)
這麼大的兩個支派完全沒有一人能被列入受印的十二支派中,不被上主選上為得勝的僕人? 難道真的當中一個得勝者的僕人也沒有?但從寓意解就能解得通了、鑑於以上但和以法蓮支派失敗的原因、就是作為我們的鑑戒、這提醒我們要警惕偶像崇拜和叛逆,並堅守對神的忠誠。
利未支派是被分別出來專職事奉神的聖殿之支派,通常不列入一般的支派,但在這裡列入代表了神全體子民的完整性,所有支派均為祭司司奉神,回到起初神的旨意是要以色列全國所有支派都成為祭司和子民。
約瑟支派取代以法蓮,強調了神的信實,保留了約瑟雙倍的祝福,人雖然失信神,仍然可信。
144,000 的數字的意義:
12 這個數字在聖經中象徵著神的選民和僕人(12 支派、12 使徒),也代表天上的完全(聖城新耶路撒冷有12個門和12個根基)。12 x 12 = 144,再乘以千這樣的數字(如千禧年國),象徵著極大的完滿和完全, 強調了神救恩計劃的全備和完滿,表明在神的計劃中,每一個被揀選的信徒都被包括在內可以成為得勝的僕人。
沒有翻查資料,純粹自己猜測:沒有以法蓮估計因為瑪拿西和以法蓮是約瑟的兒子,而嚴格來說12支派就應該包括約瑟,至於有瑪拿西沒有以法蓮,因為他本來就是約瑟的長子,但是雅各故意要把長子的祝福給了以法蓮
回覆刪除至於沒有但,估計應該是利未支派的重要性高於但支派,利未人是屬於神的,而且分別出來事奉神,所以唯有捨棄但而取利未
至於14.4萬人應該只是象徵意義,就是確認全以色列的國民都得著神的應許和祝福
上述144000人應該正是由以色列12支派選出來,用12個支派計,每一支派一萬二千人,總數就是144000,這個數字只是一個比喻以色列人整整齊齊的可以得救的意思,是個象徵性數字,當中全都是信主耶穌基督的信徒,沒信的不計在內。當中沒有但支派,可能是因為但支派與偶像崇拜有密切的關係而被排除(士師記18:30-31)「30 但人就為自己設立那雕刻的像。摩西的孫子、革舜的兒子約拿單和他的子孫做但支派的祭司,直到那地遭擄掠的日子。 31 神的殿在示羅多少日子,但人為自己設立米迦所雕刻的像也在但多少日子。」而以法蓮支派是約瑟支派的後裔之一,所以就視作為約瑟支派的部分。利未支派就因為在舊約時期要服侍聖殿而不分產業,所以也就計算在內,作為以色列人的完整數目,作為神的子民裏的完整。144000 這個數目就是代表完整,由12個支派引伸出來,亦等於數量充足的意思。
回覆刪除Francis 答得好好呢~!
回覆刪除認同代表以色列齊齊整整可以得救。(現在每一個支派都不知咁多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