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 這貨物就是金、銀、寶石、珍珠、細麻布、紫色料、綢子、朱紅色料、各樣香木、各樣象牙的器皿、各樣極寶貴的木頭,和銅、鐵、漢白玉的器皿,並肉桂、荳蔻、香料、香膏、乳香、酒、油、細麵、麥子、牛、羊、車、馬,和奴僕、人口。(啟18:12-13) 大巴比倫城極盡奢華,和牠有貿易和生意往來的都發財,上述他們貿易買賣的清單有什麼特別之處?

大巴比倫城的貿易貨物清單之特點:

所列28項物品可分為六類(啟18:12-13):

⑴寶石和金屬;
⑵昂貴的織物;
⑶昂貴的木材和建築材料;
⑷香料和香水;
⑸食物;
⑹動物與車輛,甚至人類奴隸。

1. 奢華與富貴:
貨物包括金、銀、寶 石、珍珠、細麻布、紫色料、綢子、朱紅色料等,這些都是奢華和高價值的商品,象徵著巴比倫城的富貴和奢華生活。

這些奢侈品顯示出這個城市追求世俗的榮耀和財富,並以此吸引和引誘他人。

2. 種類繁多,從奢侈品到日常必需品,包括食物(如細麵、麥子、牛、羊),香料(如肉桂、荳蔻、乳香),以及各種器皿和材料(如象牙器皿、銅、鐵、漢白玉)。展示了其貿易網絡的廣泛性和影響力。

3. 奴僕和人口販賣竟然合法化!公然的剝削和對人權的漠視,以權力勞役百姓

「奴僕、人口」原意是「人的身體和靈魂」

羅馬帝國時期進口了大量奴隸來為其奢華服務,估計佔帝國人口~30%;這種「販賣人口(奴隸財富)」是以犧牲按照上帝形象創造的人類為代價的

這顯出巴比倫城的罪惡和何等腐敗,(竟然倒退到人口販賣的年代),顯示貧富懸殊超級嚴重,巴比倫大城大富大貴,不斷累積財富,奢華度日,甚至人作奴僕、為資產,將人唯物化,踐踏神的形象、不尊重生命。因為它不僅追求物質財富,還剝削和奴役他人來達到自己的目標。

4. 巴比倫城最終會因其罪惡和腐敗而被神審判,這些貨物也將隨著城市的毀滅而頓然消失。

貿易和財富在這裡被描繪成短暫和不可靠的,可以傾一間消失,一無所有,提醒我們不要過度依賴世俗的財富,而應追求永恆的價值。

留言

  1. 都是矜貴的物品,而且是否都來自其它地方?(不是生活必需品)

    回覆刪除
  2. 這清單包括了系列的奢侈品,從資源到日常必的需品都有列出,即金,銀,寶石,珍珠,細麻布,紫色料,綢子,朱紅色料,各樣象牙器皿,各樣極寶貴的香木頭,和銅,鐵,漢白玉器皿等等。而又有常用品就肉桂,荳蔻,香料,香膏,乳香,酒,油,細麵,麥子,牛,羊。還包括了人口販賣,即奴僕,人口。所有都是代表了當時的巴比倫帝國的極盡奢華的行徑,更在反影出世界的墮落,隨之而來的很快就是審判,所以我們不應迷戀世上的物質財富,而要專注於未來的永恆生命,因為審判很快就會來到,那時在地的一切最終也會被消失的。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4.2 那僕人回來,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家主就動怒,對僕人說:『快出去,到城裏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主人對僕人說:『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裏,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路14:21,23) 貧窮、殘廢、瞎眼、瘸腿的有免費宴席,當然高興參加,為什麼其他的路人要被勉強坐滿主人的屋子?

1.2 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前1:5) 如何才可保持一顆無虧的良心?又怎知自己的信心是無偽的呢?

11.6 他因着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因為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 (來 11:27),出埃及記記載摩西是因為誤殺埃及人東窗事發而逃避法老的追殺離開埃及(出2:14-15)、為何希伯來書說他不怕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