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病人回答說:「先生,水動的時候,沒有人把我放在池子裏;我正去的時候,就有別人比我先下去。」 (約5:7) 上文耶穌問病人要痊癒嗎,為何病人會如此作答,這反應他的內心有何感受?

5.1 這個病人等了38年仍未得醫治,應該病情十分嚴重,他不單失去了健康,浪費了醫治的金錢,還白白等待耗盡了38年的青春和光陰,但他仍然每天在畢士池等待水動,並渴慕有人憐憫他,肯幫他先下水,他所有的希望就寄託在:

(1) 古人的傳說:當天使搞動池子,誰先下水便得醫治

(2)靠自己的努力或別人的幫助,能勝過所有在場其他的競爭對手,首先下水

每次期待得醫治和努力,換來的都是失望和遺憾,因為他是癱瘓者,自身條件不足,在場的各人都只顧自己,爭先恐後於水動時首先下池,冇人有憐憫之心 。

他的回答顯示他在發怨言,控訴這個世界冷酷無情,沒有人幫助他:
「沒有人把我放在池子裏」
他這麼多年有努力過,但靠自己根本不能勝過其他競爭者
「就有別人比我先下去」

畢士打為「憐憫之家」的意思,但卻是最殘酷的地方,弱肉殘食,若是按資排輩,等了38年,也應該輪到他了。但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等待,他的人生都在無奈和等待中消磨了,前面等待的就只有帶著軟弱、無奈、怨恨的心情步向死亡

他的生命感到很無奈和冇力,被社會遺棄、遺忘在畢士打的角落,生命殘缺,剩餘的價值就是在這裏無止景地等和乞討他人的施捨,但內心卻充滿著苦毒、抱怨、投訴及不平。

留言

  1. 抱怨冇人憐憫幫佢,感到無能為力,一次又一次失望甚至絕望;雖然如此,他38年來仍然沒有放棄

    回覆刪除
  2. 他這個作答顯示出他的無奈,病了38年都無人肯幫助他落畢士大池去醫治,其實他並不是不想得醫治,但他是無能為力,只好如此回答。他內心失望及感到無力,因為即使他如何努力,總是會有別人比他更快落到池裡,而且總是沒有人去幫助他的。

    回覆刪除
  3. 因為傳說當天使攪動池水時跳入去,就會病癒。而這人一直在池的旁邊,苦於無人幫助他,搬他入水池,所以未能痊癒。所以當耶穌問他是否想痊癒,他這樣說。病人這樣說方言他心中的渴望和無奈和失望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4.2 那僕人回來,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家主就動怒,對僕人說:『快出去,到城裏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主人對僕人說:『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裏,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路14:21,23) 貧窮、殘廢、瞎眼、瘸腿的有免費宴席,當然高興參加,為什麼其他的路人要被勉強坐滿主人的屋子?

1.2 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前1:5) 如何才可保持一顆無虧的良心?又怎知自己的信心是無偽的呢?

11.6 他因着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因為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 (來 11:27),出埃及記記載摩西是因為誤殺埃及人東窗事發而逃避法老的追殺離開埃及(出2:14-15)、為何希伯來書說他不怕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