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愛弟兄,要彼此親熱;恭敬人,要彼此推讓。 (羅 12:10) 甚麼是推讓?是否在任何情況都要推讓?

“恭敬人,要彼此推讓”,“恭敬”原文是honor, 給對方尊重和榮耀,不是虛偽的禮貌,而是由衷心生出之恭敬、看重對方的重要性。

“推讓”:讓別人居先、居首,看別人比自己更重要、更強。而不是嫉妒、紛爭、壓低他人而取得高位和權力。

經文並不是指面對欺壓和強權而必需步步退讓,這裡是指是人與人在群體中之間相處之道。

留言

  1. 根據現代中文譯本推讓即是互相敬重,如此任何情況都應該互相敬重;除非有人虛偽或不懷好意,就要以溫柔的心勸戒,期望對方知錯能改或知難而退

    回覆刪除
  2. 『恭敬人』是指要尊敬別人,不要只是表面的應酬式尊敬,不要輕看别人的舉動,而是真正的尊敬別人的存在價值。『要彼此推讓』意思是好處就讓別人去得,以別人的享受為享受,要記住我們時刻都要謙卑。當然,不是在任何情況都要推讓的,有些事情是有原則性的,不能輕易妥協,但若是涉及到個人喜好,意見分歧,或是日常的小事上,能做到推讓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4.2 那僕人回來,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家主就動怒,對僕人說:『快出去,到城裏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主人對僕人說:『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裏,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路14:21,23) 貧窮、殘廢、瞎眼、瘸腿的有免費宴席,當然高興參加,為什麼其他的路人要被勉強坐滿主人的屋子?

1.2 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前1:5) 如何才可保持一顆無虧的良心?又怎知自己的信心是無偽的呢?

11.6 他因着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因為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 (來 11:27),出埃及記記載摩西是因為誤殺埃及人東窗事發而逃避法老的追殺離開埃及(出2:14-15)、為何希伯來書說他不怕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