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逼迫你們的,要給他們祝福;只要祝福,不可咒詛。 (羅12:14) 是否任何情況都不應咒詛,甚至對不義殘忍逼害你的人?為何詩篇又有咒詛詩?

保羅的教訓與主相同(太5:44)。“只要祝福,不可咒詛”,這是命令式,似乎說不管甚麼理由及甚麼方式的逼害,總得祝福,不可咒詛。但這只是特別指仇敵對我們個人的惡待,或人身攻擊而說的,並不包括對福音工作或社會公義之阻擋,如保羅傳道時也曾責備以呂馬,因為他阻擋真道(徒13:6-12)。但發聲批評不公不義和敵擋福音的事情上也不可咒詛人,因為人是按著神的形象被創造的。

頌讚和詛咒從同一張嘴裡出來!我的弟兄們,這些事不應該如此!(雅3:10)

詩篇中的讚美詩是情緒的表達,就算詩人質疑神的處事也記載在詩篇,並不一定全是我們真理的榜樣,咒詛詩也要按它的背景來詮釋,咒詛只會使到內心苦毒,人際關係破裂、仇很漫延,而信徒學不到寬恕、包容、忍耐之道,也不懂得為著仇敵加給我們的苦難而轉為感謝讚美,因為配為主名受苦, 咒詛只會變成“以惡報惡”, 成為攻擊你的人一樣的樣式,並不能“以善勝惡”。(羅12:21)

主在十字架上對祂的敵人展示最完美的寬恕:為他們祈禱求天父赦免他們,決無半點咒詛。


留言

  1. 我們身為基督徒是蒙神祝福的人,因此我們對待別人也只能祝福,不可咒詛,而最能感動逼迫者心的就是以德報怨,亦體現了基督徒學效耶穌基督的愛和寬容,這樣做好有可能會令到逼迫者都去接受主耶穌基督而改過自新的。關於詩篇中的咒詛詩,可能是由於詩人作詩時候的背景和情況,經歷,又或他正處於一個特殊的時期有關,詩人只是透過詩歌去表達他們的感情,包括對敵人的怨恨和痛苦的呼求。當然我們不應該去學習這個行為,因為我們的教導是要愛仇敵,不可咒詛,更應當尋求彼此和解,以愛來回應。

    回覆刪除
  2. 根據聖經嘅教導,我哋係對任何人都不可咒詛,即使對我們不義殘忍迫害的人,因為:
    ‭‭羅馬書‬ ‭12:19‭-‬21‬ ‭TCV2019T‬‬
    [19] 朋友們,不可為自己復仇,寧可讓上帝的忿怒替你伸冤,因為聖經說:「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 [20] 聖經又說:「如果你的仇敵餓了,就給他吃,渴了,就給他喝;你這樣做會使他臉紅耳赤,羞慚交加。」 [21] 所以,不要被惡所勝,要以善勝惡。

    我估計聖經中的咒詛詩只是詩人用作發洩情緒,但最終他藉此祈求尋求神的憐憫安慰和幫助,為其伸冤報復

    回覆刪除
  3. 我是覺得任何情況都不應該詛咒,因為審判的是神。
    我都想知為何會有詛咒詩那麼惡毒

    回覆刪除
    回覆
    1. 咒詛詩篇的迷思
      https://christiantimes.org.hk/Common/Reader/News/ShowNews.jsp?Nid=152977&Pid=2&Version=1575&Cid=641&Charset=big5_hkscs

      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4.2 那僕人回來,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家主就動怒,對僕人說:『快出去,到城裏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主人對僕人說:『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裏,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路14:21,23) 貧窮、殘廢、瞎眼、瘸腿的有免費宴席,當然高興參加,為什麼其他的路人要被勉強坐滿主人的屋子?

1.2 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前1:5) 如何才可保持一顆無虧的良心?又怎知自己的信心是無偽的呢?

11.6 他因着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因為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 (來 11:27),出埃及記記載摩西是因為誤殺埃及人東窗事發而逃避法老的追殺離開埃及(出2:14-15)、為何希伯來書說他不怕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