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這樣,我們可說甚麼呢?律法是罪嗎?斷乎不是!只是非因律法,我就不知何為罪。非律法說「不可起貪心」,我就不知何為貪心。(羅 7:7) 沒有律法我們也知道何謂貪心,為何保羅說“只是非因律法,我就不知何為罪。”
肉體的惡慾因律法反而挑動起來,那麼豈不是律法不好,把人的惡慾挑動了嗎?保羅的回答是“斷乎不是”。人的惡慾,並非因律法才有的,乃是因律法才顯露出來的。如果我們想靠守律法過成聖生活,我們就反而覺得仿彿是律法挑起我們的惡慾;但如果我們按神賜律法的目的來了解律法的功用,就會知道並非律法有罪,乃是我們自己有罪,而律法顯明了我們的罪
是律法叫我貪心嗎?不是,是律法引誘我貪心嗎?也不是,是我自己早已有“貪心”在我裏面,但我並不覺得、也不認識我自己有貪心;律法說“不可起貪心”,我卻一而再地起貪心,於是我才知我有貪心,所以說律法是叫人知罪的。
雖然我們是知道何謂罪,但都是用以自己的良知而行,而律法說的不是根據自己良心所訂的標準,而是說明神所設立的聖潔標準和原則。『只是非因律法,我就不知何為罪』的意思是律法只是幫人認識罪,知道按神的標準原則,不是按人的良心或社會道德標準,律法是以揭示出罪性和神標準兩方面的原則為主,而不是將律法視為罪。
回覆刪除因為沒有律法的時候,罪是死的人卻是活的,因為沒有律法的指引和界定何為有罪;但罪就趁著機會藉著誡命搞動人內心的惡念,結果罪就活了人就因罪而死了!
回覆刪除沒有清楚訂明何謂可行或犯罪,沒有一個公認客觀的標準,可以自欺欺人不是罪,是被容許的。沒有律法,單靠每個人的良心(honour syatem),難以清楚界定/辨別一件事或一個行為是否罪。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