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又叫一人能行異能,又叫一人能作先知,又叫一人能辨別諸靈,又叫一人能說方言,又叫一人能翻方言。 (林前12:10) 現今為何似乎這麼少行異能的恩賜? 什麼是“方言”?

行異能”的範圍比醫病大,使人能做平常人做不到的事,例如以利沙叫寡婦倒油,只要她還有空器皿,那壺油就源源不絕倒不完,也包括懲罰犯罪的人。例如:彼得懲罰亞拿尼亞夫婦(徒5:1-11),保羅懲罰以呂馬(徒13:10-12),在現今社會普遍人受教育、讀書識字,也有許多途徑可以認識福音和基督徒的見證,所以行異能的神蹟比較少,因為神是喜歡人信任祂,不是建基在神蹟上,而是認識神的美善。那沒有看見而信的人是有福的!(约20:29)

使徒行傳中,「方言」是說別國的話dialects,令人感到驚訝及希奇,是為作見証的。

林前12&14章題及的「方言」別人聽不懂,但可以由有翻方言恩賜的人翻譯出來,由於別人聽不懂又沒有人翻出來,就只能造就自己,只能對神說的話。

"那說方言的,原不是對人說,乃是對神說,因為沒有人聽出來。然而,他在心靈裡卻是講說各樣的奧祕....說方言的,是造就自己"(林前14:2,4)

說方言的原文指舌音tongues(林前12:10,28),說方言是人被聖靈感動所講出來各樣奧秘的事。保羅將說方言與翻方言的列在各種恩賜之後,表示這二者不是最重要的,免得哥林多教會信徒過於看重方言(林前12:10,28,13:1,8)。

沒有翻出來的方言、只能對神說的,不是對人說的,也只能造就自己,因為其他人不能聽明白,
保羅更講明“寧可用悟性說五句教導人的話,強如說萬句方言”。(林前14:19、39)方言因此不值得過份重視與追求。

說方言是為不信的人作證據,作先知講道是為信的人。所以在教會內毋須以能說方言為榮(林前14:22)。說方言的人若無人翻出來,則須閉口不說、避免聚會混亂(林前14:28、35)

不是人人都有說方言的恩賜的,因此不可能是受聖靈必需的條件(林前12:29-30)

留言

  1. 是否因為不需要那些恩賜?還是因為有人行異能我們不知道?
    方言是否dialect? (好像中國大陸的福建話閩南話之類,只有口語,不是人人聽得明白)

    回覆刪除
  2. 「行異能」是指具有超自然的能力,作各樣神蹟奇事,例如醫治疾病,趕鬼等等。
    「作先知」是指由神來的啟示,為神說話,並說出神的心意,包括講道和豫言。
    「辨別諸靈」是能夠分辨神的靈,人的靈和不是出於神的邪靈。
    「說方言」是具有聖靈所賜的口才,可說出不同語言,在未經過學習就可以說出別國語言,而方言不是些豪無意義的語音,亦不會是從人的教導就懂得的,而是出於聖靈感動,通常都會在靈恩禱告和敬拜中出現,是聖靈給予的能力,使得一個人能夠說出一種他並未學習過的語言,也被認為是一種與神直接溝通的方式。
    「翻方言」是能夠將人所聽不懂的方言,翻譯出來給眾人都能聽得明白理解。
    為何現今社會似乎較少見到行異能的恩賜出現,一來何能是這些恩賜通常都被視為特別罕有的神蹟,所以不是每個基督徒都會表現出來。其次是現今世代都科學進步,較少需要多用異能來作出見證,反而更強調聖靈感動的效果,內心轉化和實踐信仰生活的結果,不特別去強調神蹟奇事。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4.2 那僕人回來,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家主就動怒,對僕人說:『快出去,到城裏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主人對僕人說:『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裏,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路14:21,23) 貧窮、殘廢、瞎眼、瘸腿的有免費宴席,當然高興參加,為什麼其他的路人要被勉強坐滿主人的屋子?

1.2 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前1:5) 如何才可保持一顆無虧的良心?又怎知自己的信心是無偽的呢?

11.6 他因着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因為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 (來 11:27),出埃及記記載摩西是因為誤殺埃及人東窗事發而逃避法老的追殺離開埃及(出2:14-15)、為何希伯來書說他不怕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