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林前13:7) 愛真的能凡事包容和凡事忍耐嗎?對方一次一次傷害還要包容?還要忍耐?對方三翻四次地背信棄義,難道還要凡事相信他嗎?有些人真是很難盼望他會改過他的劣根性,凡事盼望的基礎是什麼?
“凡事包容”,是在上一節“只喜歡真理”的範圍裏,絕不是包容罪惡的事,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總會發現對方的過錯,特別是言語的無心之失,在群體中大家不同個性處事態度和取向,小不免難免磨擦、爭執,一個寬容的心是重要的,不要因小問題破壞關係,要找大放細,堅持大原則,在無關重要的小事上學習妥協讓步,不要總是以自己為標準和中心要求別人跟從,在群體中學習融合相處,互相遷就,實現聖徒共融相通,彼此相愛。
“凡事相信”,不是隨便甚麼都信,因為“愚蒙人凡話都信;精明的人卻步步謹慎”(箴14:15)
,這裏是說愛不存惡意疑惑人,總是從好的方面相信,benefits of doubt 歸於被告,直至到被證實或有合理推斷為止。因為愛也是有保護人免受謊言的責任,恨惡一切謊話和不誠實,只喜歡真理。
“凡事盼望”,愛總是積極地向好的方面期望,不輕易放棄盼望,就像慈父對浪子那樣,總是盼望他會回轉得救,否則歷史上就沒有使徒保羅,因為亞拿尼亞、彼得、雅各可以懼怕風險而放棄先前熱心逼迫教會,後來歸主的保羅。對對方有盼望,起碼仍然會為他祈禱,就算盡了力量都失敗,也仰望神的憐憫繼續禱告,人總是不配的,但我們要學習就是天父的慈悲心腸,真正牧者心腸,永遠都是一個不能少!堅持盼望到最後一刻為止。
保羅在這裏教導愛的真諦,其實是之前教導的延續,之前說主基督是教會的頭,教會是基督的身體,而教會的信徒在教會裏互為肢體,所以保羅是教導教會的信徒要凡事忍耐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就是叫我們建基於主耶穌對我們犧牲的愛而要彼此相愛;若有人犯罪或得罪弟兄姊妹,就要以基督的愛互相寬容忍耐勸勉去挽回,因為我們是互為肢體,若一個肢體失腳就會影響整個身體了,就是對教會可能造成重大影響
回覆刪除因為主耶穌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已經為我們犧牲,愛我們這些蒙恩的罪人!
「包容」和「忍耐」是指以愛心去建立於互相信和彼此尊重,若有面對對方的犯錯或傷害之時,我們應該選擇寬容和耐心的態度對待,而不是以憤怒或報復的行為來回應,事實上我們不應該無限制地容忍對方的惡行,而是在保持尊嚴和自我保護的前提下,以愛的方式去處理問題。
回覆刪除「凡事相信」是指愛是建立在信任和努力之上的,不是要叫我們盲目地去相信支持,要知對方是值得信賴的才何以,如果對方時常都不兌現承諾的話,我們就要檢視我們對他的信任,可能要保持適當的距離或採取相應的行動。然而在屬靈方面,「相信」是我們相信神是大能的,知道祂是信實的,相信祂在任何事物上到有美好的旨意,因此就可以默然地等候神的工作。
「盼望」就是即使面對困難和挫折,我們仍然會相信人是善良的,是有機會會轉變及挽回的,但我們不應只將盼望放在別人和自己身上,因為最重要的是我們的盼們是在於神,只有這才是永恆盼望的基礎。
我想這是說:凡事包容,大概是指有愛,很多事情撐得過去。凡事相信是指相信真善美,相信人間有愛(不會因為被傷害而否定愛或不再去愛)。凡事盼望 - 相信愛能遮掩一切過錯,有愛,未來會變好。
回覆刪除謝謝解說,說明得很清楚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