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 眾弟兄都問你們安。你們要親嘴問安,彼此務要聖潔。(林前16:20) 保羅要求弟兄姊妹要親嘴問安,並且彼此務要聖潔,你見到弟兄姊妹多不多關心對方,去主動問安知道他們的情況和需要?西方社會親嘴問安是很普遍平常,中國人卻不習慣親嘴問安, 是否不能達到保羅這裏要求的親嘴問安?

“親嘴問安”是當時的問安禮節,現在西方國家也常見這種問安方式。英文譯本都譯作 "with a holy kiss". ,(林前6:20,林後13:12,帖前5:26,彼前5:14) 保羅書信的結語中,常常十分認真地替別人問安.

彼此問安是表達彼此真誠熱情的關懷,珍惜彼此的情誼,是彼此相愛的流露, 親嘴問安是當時的一種文化,我們中國人的文化問案時彼此握手,也是一種愛和關懷表達的形式,最重要令對方舒服不尷尬,保羅在此只提醒要”聖潔”,也就是動機,”親嘴”是要出於聖潔不是出於肉慾虚假,才能保證這行動的動機是聖潔敬虔的。

彼此問安是重要的,所以教會中若有陌生的面孔,應主動去認識對方的名字,和關心對方的情況和需要,這才是神家應有的表現。

猶大以親嘴的暗號出賣主(路22:47-48),以虛假的問安隱藏背叛的惡心,大衛的元帥約押也曾兩次心懷嫉恨,假藉問安將對方殺死(參撒下3:23-27; 20:4-10)。

福音不是要改變人的文化和習慣, 神是從各方、各族、各民、各國中買了人來歸他自己,被呼召的信徒仍保留自己的民族國家的文化,神要讓人在自己的文化中為主發光,見證主,保羅也鼓勵宣教士再什麼人中作什麼人,為要多得人,除非涉及罪惡,不應該強行去改變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西方宣教士劍橋七傑到中國宣教穿戴清朝服裝、還留了髮辮子,便容易為中國人所接受。

留言

  1. 親嘴問安是指親切友善地親近弟兄姊妹和問安 。重點是內心和態度。
    我不是每個弟兄姊妹都有關心,有些會多些關心,有些不會。(主要是人多)

    回覆刪除
  2. 見到弟兄姊妹之時,當然會主動問安和關心啦,保羅教導我們「你們要親嘴問安,彼此務要聖潔」強調的是要聖潔問安,雖然有叫我們親嘴問安,但都不會是有其他的目的,只有聖潔。在西方社會裏,親嘴問安是比較普遍平常的,但在中國就不太一樣,既然保羅強調的是要聖潔問安,我們可以用其他方式問安,例如握手,擁抱等等,一樣能夠達到保羅所要教導的要求。

    回覆刪除
  3. 我有主動關心弟兄姊妹,不過覺得仍做得不夠;至於未必有親嘴問安當然不是不夠關心,只是中西方文化差異,只要是真心真誠向對方表示親切慰問就是對的了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4.2 那僕人回來,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家主就動怒,對僕人說:『快出去,到城裏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主人對僕人說:『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裏,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路14:21,23) 貧窮、殘廢、瞎眼、瘸腿的有免費宴席,當然高興參加,為什麼其他的路人要被勉強坐滿主人的屋子?

1.2 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前1:5) 如何才可保持一顆無虧的良心?又怎知自己的信心是無偽的呢?

11.6 他因着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因為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 (來 11:27),出埃及記記載摩西是因為誤殺埃及人東窗事發而逃避法老的追殺離開埃及(出2:14-15)、為何希伯來書說他不怕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