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所以我願意年輕的寡婦嫁人,生養兒女,治理家務,不給敵人辱罵的把柄。(提前5:14) 為何保羅願意年輕的寡婦嫁人,是否女性就要嫁人、生兒育女、料理家務才不給敵人辱罵的把柄?

“所以我願意年輕的寡婦嫁人,生養兒女,治理家務,不給敵人辱罵的把柄。”

在哥林多書信中,保羅提到寡婦如果不再嫁當然最好,但保羅在此處指出他更加願意年輕的寡婦再嫁,但不能一概而論,這全在乎神給各人的恩賜和帶領如何。

保羅願意年輕的寡婦再嫁,生兒養女,治理家務,是因為可以生活安定,有她自己當盡的本分照顧家庭,就不會給仇敵有毀謗的機會了(否則很容易有上述“習慣懶惰,挨家閒遊, 說長道短,好管閒事,說些不當說的話”。當時的婦女,並不像現今那麼容易找到合宜的職業。

聖經並沒有勉強任何人過禁慾的生活,除非主給他這種恩賜。聖經不反對我們順着自然的規律,及身體各種慾望的正當要求來生活。反之,如果我們只是為着虛榮,以為寡婦如果再嫁就不名譽,因而勉強自己不再嫁,說願意守節,但結果又站立不住,使得主的名反倒更加受到羞辱

神如果沒有給我們過獨身生活的恩賜,我們不可憑自己的意思,或一時情感的衝動,輕易立誓過獨身的生活,一切全在乎神的帶領和感動。

留言

  1. 首先女性在當時社會的地位偏低,而寡婦就更容易被人輕看,所以年輕寡婦再婚,不但使他們在情感和情慾上重得滿足,也因為生兒育女照顧家庭而使到人生重獲目標和意義,若他在主裏盡心盡力做好自己的角色,就不容易被敵人和撒旦有機可乘了

    回覆刪除
  2. 保羅建議年輕寡婦再婚,生兒育女,料理家務是基於當時社會的文化背景,因為當時的女性通常都是依賴男性作為經濟支持和建立社會地位的,而再婚生兒育女和料理家務亦是當時社會對女性的一般期望。如果她們不再婚而只是依賴教會的資助的話,就會對教會做成一定的經濟壓力,因為早期教會的資源亦是很有限的。若是她們在沒有家庭責任的情況下,亦會容易陷入閒懶或被引誘去從事不正當的活動,也會給教會帶來負面的影響和名譽上的損害。這裡並不是要女性/寡婦必須只可以在再婚,生兒育女和料理家務的角色上才找到價值,只是針對當時社會的情況而作出的建議。

    回覆刪除
  3. 就像先前保羅勸籲弟兄,若果難以單身,不如結婚。年輕寡婦都一樣。並非說女性就要嫁人或生兒育女料理家務。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4.2 那僕人回來,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家主就動怒,對僕人說:『快出去,到城裏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主人對僕人說:『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裏,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路14:21,23) 貧窮、殘廢、瞎眼、瘸腿的有免費宴席,當然高興參加,為什麼其他的路人要被勉強坐滿主人的屋子?

1.2 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前1:5) 如何才可保持一顆無虧的良心?又怎知自己的信心是無偽的呢?

11.6 他因着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因為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 (來 11:27),出埃及記記載摩西是因為誤殺埃及人東窗事發而逃避法老的追殺離開埃及(出2:14-15)、為何希伯來書說他不怕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