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寶座前好像一個玻璃海,如同水晶。寶座中和寶座周圍有四個活物,前後遍體都滿了眼睛。第一個活物像獅子,第二個像牛犢,第三個臉面像人,第四個像飛鷹。四活物各有六個翅膀,遍體內外都滿了眼睛。他們晝夜不住地說:聖哉!聖哉!聖哉!主神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全能者。(啟4:6-8) 寶座前如同水晶的玻璃海是代表什麼?有什麼意思?那四個活物又代表什麼意思?為何他們前後遍體都滿了眼睛?

寶座前好像一個玻璃海,如同水晶。寶座中和寶座周圍有四個活物,前後遍體都滿了眼睛。 (啟4:6)

我看見彷彿有玻璃海,其中有火攙雜。又看見那些勝了獸和獸的像並牠名字數目的人,都站在玻璃海上,拿着神的琴,(啟15:2)

寶座前的玻璃海,如同水晶般清澈透明,象徵著純潔、透明和神的聖潔, 表明了神寶座前的清晰和純淨,沒有任何瑕疵和污穢,顯示出在神的臨在中一切都是明晰不能隱藏的。

水晶也曾同樣用來形容生命水的河之明亮。

天使又指示我在城內街道當中一道生命水的河,明亮如水晶,從神和羔羊的寶座流出來。(啟22:1)

『玻璃海』卻有火攙雜。(參15:2);將來神的審判不再用洪水,但將要用烈火(參彼後3:7~12), 到新天新地,海也不再有了,因此玻璃海(其中有火攙雜)是代表神光明通透公義的審判,只有得勝者能站在玻璃海上。(啟15:2)到新天新地就不再需要審判了,因為一切邪惡都被列火消化。

『如同水晶』表徵在神審判的光中,一切都透亮如同水晶,無所遁形。

『四個活物』:

(1) 是受造物中動物的代表

獅子:萬獸之王
牛:牲畜之王
人:萬物之靈
鷹:天空之王

(2) 是榮耀的天使“基路伯”和“撒拉弗”的組合,表徵神榮耀的彰顯(參結10:18~19;來9:5)和神聖潔的性情(參賽6:3)。

四活物的六個翅膀,其中兩個遮臉、兩個遮腳(參賽6:3),表示謙卑與聖潔;另外兩個翅膀用於飛翔,表示動作迅捷;而嘴唇不住獻上讚美、為神說話。

 「前後遍體都滿了眼睛」:能清楚看見周遭一切人事物,表徵認識神的計劃和安排
 
(3) 代表完美的耶穌基督:
四種不同的形象,分別是獅子、牛犢、人和飛鷹,每個形象都有其獨特的象徵意義:

獅子:象徵力量和王權,代表了耶穌基督作為猶大的獅子。

牛犢:象徵犧牲和服侍,代表了耶穌基督的犧牲和祂作為僕人的角色。

人:象徵完美的人性、靈性、智慧、感性和理性,代表了耶穌基督的人性和祂體恤我們的軟弱。

飛鷹:象徵迅速和洞察力,代表了耶穌基督的神性和祂對所有事物的洞察。

四個活物前後遍體都滿了眼睛,這象徵著全知和全能,表示他們對神的敬拜和服侍是全方位的。

眼睛代表洞察力和知識,這些活物無時無刻不在注視和敬拜神,表明他們對神的榮耀和聖潔有著完全的認識和敬畏。

留言

  1. 【啟四6~8 玻璃海和四活物是什麼?】

    答:①寶座前好像一個玻璃如同水晶(啟四6上)——在摩西所建造的會幕院子有洗濯盆(出卅18)。所羅門建立的聖殿院子有銅海(王上七23),這不過是天上神真帳幕的院子內,玻璃海的形狀和影像而已(來八1,2,5)。這玻璃海,與以色列的長老們在西乃上,看見神腳下「仿佛有平鋪的藍寶石,如同天色明淨。」(出廿四10),以及與以西結在異象中看見「有穹蒼的形象,看著像可畏的水晶」(結一22),又如約伯所說「穹蒼堅硬,如同鑄成的鏡子。」(伯卅七18)。從這幾處經文可見玻璃海如同水晶,表明聖潔,與罪汙隔絕,並且是托住神寶座的穹蒼。這玻璃海是平靜無波的,表明神的寶座及其威嚴,安慰堅固。地上一切的紊亂,都不能使之搖動。正如詩篇所說「世上的君王一齊起來,臣宰一同商議,要抵擋耶和華並祂的受膏者……那坐在天上的必發笑,主必嗤笑他們。」(詩二2-4)。

    ②寶座中和寶座周圍有四個活物,前後遍體都滿了眼睛(啟四6下)——這四活物的本身是代表,其形狀乃是屬於象徵性。如有人以四活物被視為四福音的象徵(啟四7),也是解經家所採用的一種論調。因其兩者之數目相同,即其第一個像獅子——馬太福音,第二個像牛犢——馬可福音,第三個像人——路加福音,第四個像飛鷹——約翰福音。有人以為四活物乃代表重要的四聖徒,即獅——彼得;牛——雅各(主的兄弟);人——馬太;鷹——保羅。
    以上資料從cc bible study找到,資料甚豐富廣泛,不能盡錄

    回覆刪除
  2. 水晶的玻璃海代表純潔,晶瑩,有平安之意,即與神的關係平安穩定,有神同在。四個活物描述成周圍的敬拜者,獅子是萬獸之王,等於有力量威嚴;牛犢是馴服的動物,代表事奉與犧牲;人象徵智慧,具有思考的能力及靈性;飛鷹是天空的霸王,有敏捷的反應及高效的洞察力。至於他們前後遍體都滿了眼睛,因為眼睛象徵觀察力,他們時刻都在警醒去執行神的旨意,彰顯神的全能,所以神對全世界都瞭如指掌。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4.2 那僕人回來,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家主就動怒,對僕人說:『快出去,到城裏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主人對僕人說:『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裏,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路14:21,23) 貧窮、殘廢、瞎眼、瘸腿的有免費宴席,當然高興參加,為什麼其他的路人要被勉強坐滿主人的屋子?

1.2 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前1:5) 如何才可保持一顆無虧的良心?又怎知自己的信心是無偽的呢?

11.6 他因着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因為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 (來 11:27),出埃及記記載摩西是因為誤殺埃及人東窗事發而逃避法老的追殺離開埃及(出2:14-15)、為何希伯來書說他不怕王怒?